▲贺家土烧烤夜宵一条街。伍靖雯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伍靖雯
一条老街,就是一座城市的编年史。
明朝时,贺氏三兄弟从江西搬迁至建宁,在株洲开枝散叶,他们成了“贺家土”的根源。
24年前,湖北人王光云和老乡一起来到株洲,凭着一身烧烤手艺在贺家土扎根,他们的后代子承父业,用烧烤与油锅为这座城市的深夜增色。
“贺家土”与“贺嘉土”
提起贺家土,最让外地人迷惑的,还是这片区域“家”与“嘉”之间界限模糊。哪怕住在这里的居民,也有不少已经习惯了沿线门店招牌上“贺家土”与“贺嘉土”的混淆。
“写哪个字都无所谓啊,反正快递都能收到。”贺嘉路上一家小吃店的年轻店员说,自己写“家”字比较多,因为笔画少,方便。
但对于在这里住了一辈子的贺仁斌来说,为“贺家土”正名,是他这两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贺仁斌向记者展示了他珍藏的家谱,根据老人的说法,他的祖籍在江西,明朝时,祖辈贺学杰带着贺学士、贺学济一起搬迁至此。“贺氏三兄弟”是生活在这里的第一代,到贺仁斌已是第22代。
“贺学杰生于万历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丑时,死后埋葬于贺家土。”贺仁斌带来的贺氏家谱这样记载,这意味着贺氏家族在贺家土生活了近四百年。
为什么“家”与“嘉”会混用?贺仁斌说,2000年前后,贺家土片区陆续开展道路更新、路牌设置等工作,一些路牌使用的就是“贺嘉路”“贺嘉土”,那时,大家对地名文化的理念也不够清晰。再比如,神农公园对面有个曹塘坝,“其实最早历史上叫茶塘坝,附近有茶亭子、土地庙。后来叫来叫去,才叫成了曹塘坝。”贺仁斌说,直到前些年,他去王十万乡发现,当地政府在对混用的“王拾万”与“王十万”进行修正,便想为“贺家土”寻根正名。
这几年,贺仁斌一直在做关于“贺氏三兄弟”以及“贺家土”的历史调查,在他看来,“贺家土”的背后是株洲贺氏家族绵延的根与魂,祖辈在株洲开荒拓土的故事,不该随着城市的变化而褪色。
目前,市民政部门也已着手将贺家土地名不规范、不统一的情况逐步更正。
贺家土的烧烤江湖
民以食为天,真正让贺家土这个地方出名的,还得从20多年前这里冒出个“王胡子”说起。
11月5日下午6点,下班高峰期,贺家土烧烤夜宵一条街上,烧烤的孜然味、炒菜的油烟味在空气中浮动,吸引食客到来。
1997年,湖北人王光云和老乡李秋平带着一身传统烧烤手艺来到贺家土,从两家小小的烧烤店做起,带动了一群湖北洪湖市回族乡人来这里创业,成为株洲夜宵江湖圣地。甚至一段时间内,这条街所有的门店都是湖北人经营的。
如今,“王胡子”的二代传承人王伟明,对跟随父亲来株洲创业的故事仍记忆犹新。那时,钟鼓岭、人民南路等区域已经兴起,贺家土沿线还有很多闲置门面,王光云和李秋平在这里选了两个小摊,畅想着若是生意做大了,这里有地方可以扩张。
但当时谁也不敢想,闻名江湖的贺家土夜宵,由此生根发芽。
喷香油亮的烧烤,吸引了一批批食客蜂拥而至。王伟民还记得,当时店里生意好,父母每天要忙到凌晨三四点才休息,睡不了两小时就要起床去买菜,他也在店里帮忙传菜、洗碗。靠着这种拼劲,第一年,“王胡子”的夜宵营业额就有2万元,第三年达到6万元,并且越来越红火。
“王胡子”在株洲“发家”了。这一消息传到家乡人耳中,吸引了一批老乡来贺家土创业。2000年,这里的夜宵生意迎来第一波高峰,这条长约900米的老街,27家夜宵店全由湖北人经营。
人在异乡奋斗不易,还好大家秉承的信念是有钱一起赚,抱团一起赢。当时,有些老乡缺少创业本钱,或是门店生意相对冷清,王光云、李秋平等人都会尽其所能提供帮助。
王龙伢就是受到王光云的影响,从开早餐店转行做烧烤,由于经营不足,创业不够顺利,李秋平和王光云上门教他,怎么控制火候。
大家的目光远大,要让顾客在株洲吃遍天南海北的风味,为此,他们经常组团去外地,学习当地的特色夜宵。那时,株洲还没有“绝味”、“仙都”等细分品牌,王光云和老乡们一起去武汉学习做鸭脖并引进回株洲,生意好的时候,“王胡子”门店的鸭脖和鸭头一个月能卖8000斤。
靠产品质量“危中取机”
一面是贺家土夜宵的生意越来越好,另一面却是这条街的基础设施在城市发展中逐渐落后。
2004年起,贺家土夜宵一条街的堵车现象越来越严重,各地来贺家土吃夜宵的车子,挤满这条800多米的街道。而另一方面,随着天元区滨江北路等区域的“夜经济”兴起,贺家土的夜宵市场出现分流。
王光云的儿子王伟民接手时,便要面对这一困境。虽然“王胡子”口碑依旧,但这些年他始终保持着“危机意识”,经常翻新菜品,保持门店活力。“目前,我们通过抖音、美团外卖等互联网平台,让我们的产品持续走出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王伟民说,疫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一个机会。他时常也会向长辈请教怎么做好经营,得到的教诲,是让他“放手干”。
“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产品的口碑和质量,也许明年会是新机会。”王伟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