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凛:我被全媒体撞了一下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陪伴戴凛一路“升级”的各种装备。受访者供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张欲晓

    虽然在同一栋办公大楼,能约到记者戴凛聊聊却实属不易。“上午出去采访才回来,还有一条视频没剪,下午我尽量抽时间。”11月3日中午,记者终于在食堂堵住戴凛,边吃边聊中完成了采访。

    进阶之路满是欢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放在戴凛身上特别合适。2006年,大学一毕业,戴凛就进入了株洲晚报工作,“虽然是学广告学,但是我十分喜欢新闻写作,大学期间在媒体实习过。”

    新闻不仅限于用文字记录,戴凛认为图片有时比文字更具冲击力。他用攒了几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数码相机。挎上数码相机,戴凛喜欢坐着2路车到向阳广场,再从向阳广场走路回到炎帝广场(现在的神农城)。“那时候看到小街小巷就会往里钻,东家长李家短,里面总是不缺有意思的事。”他笔下的市井故事、邻里乡情、社会万象,有了图片的映衬,生动又鲜活。

    “做新闻的时候,我会有意识地配图,也常常跟着摄影记者交流学习。”也是从那一刻开始,不论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对传统媒体记者的冲击有多大,戴凛每一步都走得不慌不忙。

    跟摄影记者交流多了,戴凛盯上了单反相机。2008年他便淘汰了数码相机,扛起了单反。“我出去采访都是一边记笔记,一边拍图。”尽管手忙脚乱,他却乐此不疲,“新闻的呈现效果更好了,对我来说就是值得的。”

    无人机兴起,戴凛更是早一批尝鲜者。对于新闻的表达不再满足于图片,视频成功勾起了他的兴趣。“遇到大型活动,我会挎两个相机,再背一台无人机,加起来有10多斤。”戴凛笑言,“感觉自己在逃难。”

    近年来短视频风行,用手机摄像又成了戴凛每次采访时的必备流程。自己拍摄,自己剪辑,他学习并且使用了各种手机制作视频的软件。加文字、配音乐、添特效,往往一个视频要花上两三个小时的时间。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株洲晚报决定派记者去现场报道。名额只有一个,该让谁去?能写又能拍的戴凛接下了任务,带着自己的“武器”奔赴一线。

    每天早上7点不到,戴凛背着单反、电脑从驻地出发,行走两公里前往灾民点,写下、拍下一天的所见所闻。为了能及时传回一个整版的新闻,他要端着四五斤重的电脑四处寻找应急车发出的无线信号。“信号很差,传一张图片常常要五六分钟。”在玉树采访的那些日子,戴凛每天守着电脑传图片就要一个多小时,回到驻地已近晚上8点。

    他从抗震救灾一线传来的报道,有劫后重生的庆幸,有守望相助的温暖,在株洲的读者通过文字、图片中的笑与泪、痛与爱,感同身受。

    2020年底,报社大刀阔斧改革,加快推进媒体融合。从传统媒体转型成为全媒体,不仅仅是新闻消息讯头的变化,对于记者而言,考验才刚刚开始。有的记者适应不了变化,离开战场;有的满怀激情,向不熟悉的领域进发。戴凛既欣喜又平静,因为早已有准备。“转型不仅有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也能改变外界对报社的刻板印象。我们的记者不仅能写,拍图、视频都不在话下。”

    谋新求变,转型还在继续。“希望能多一些向标杆媒体学习、交流的机会,可以邀请央媒老师来传经送宝,或者组织一线采编人员到上级媒体跟班学习。”戴凛认为,只有加强深度学习,让专业的事有专业的人才来做,转型才走得更顺。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