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路上的“夫妻档”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胡兴鑫、谭昕吾和女儿的合照。 受访者供图

    今年,是胡兴鑫和谭昕吾夫妻二人做记者的第十年。

    每一个新闻事实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每一个坚定脚步的背后,都凝聚着汗水与努力。今天,我们把镜头对准这对“夫妻档”记者,读懂他们的初心与坚守。

    “白天也懂夜的黑”

    胡兴鑫和谭昕吾都是80后,10年前先后进入株洲晚报,胡兴鑫是一名美编,谭昕吾是一名文字记者。

    两人的缘分从此开始。谭昕吾报到当天,胡兴鑫作为“早几个月的前辈”,热情地帮她搬电脑、组装电脑。之后回忆起来,谭昕吾把这一举动看成“有意为之”。

    缘分还不仅于此。当时,谭昕吾负责株洲晚报星期天专刊,正好由胡兴鑫设计版面。“几乎每周的版面都被评为优版面。”在谭昕吾眼里,胡兴鑫很专业,也非常用心。

    日久生情,两人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胡兴鑫和谭昕吾夫妻俩虽然是同事,可上班时间一个是白天、一个是晚上,一天见面的时间有限。“所以我们感情好。”谭昕吾打趣说,“所以我们每天一定会保证一起吃晚餐,这是我们共同空闲的时间段。”

    美编的工作时间主要在夜间。“每晚回家都跟做贼一样,为了不吵醒老婆和孩子,要脱了鞋子走。”但是让胡兴鑫倍感温暖的是,不管多晚回家,谭昕吾总会为他留一盏灯,有时候桌上还会特意准备一些小点心。

    “白天也懂夜的黑”。正因为是同事,双方都更能理解对方的“放鸽子”和“不在场”。因为他们都明白,遇上重大节点、事件的时候,加班是新闻人的常态。

    保持初心和坚守

    十年,谭昕吾从株洲晚报星期天专刊记者,到株洲晚报民生部记者,再到现在的株洲日报城区部记者,虽然经历了很多岗位,但仍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新闻心”。

    她还记得刚入职的一次采访。“当时是做一个关注空巢老人的稿子。”谭昕吾到受访对象家,“我从没到过这么黑暗、逼仄的房间,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端出刚煮好的面条,来不及用筷子,直接用手吃。”她拍下了这一幕。

    这一幕一直印在她的脑海里,提醒着她,要怀有一颗仁慈、悲悯的心去面对世界。随后,她采写了一系列关注老人养老的稿件,引起读者强烈反响。

    之后,在她做民生记者、产业经济记者也都如此。去年疫情期间,她长期坚持在一线,采访报道了大量抗疫事迹,还被评为株洲市新闻宣传系统抗疫一线先进工作者。

    “十年来,有改变,也有些一直在坚持。”胡兴鑫说自己变得更成熟了,以前的漫画总会有明显的边界,感觉很生硬地插在内容间,现在漫画能完全融入版面,能更好地呈现、表达内容。而一直在坚持的是内容原创和形式创新。

    记得在株洲建市60周年时,当时晚报扩版至100个版,胡兴鑫连续熬了两个通宵。他说,“有些插画也可以在网上找,但为了呈现一个完美的封面,我一共设计了十个版本。”

    日复一日,见字如面;年复一年,新闻讲述。“不忘初心就是新闻人的坚守。”谭昕吾说,虽然每天不在写稿的过程中,就是在采访的路上,这样忙碌的生活,有时候会让人很焦虑,但是经过十年的历练,她能把工作的焦虑变成快乐。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