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李曙光 执行/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肖捷
双十一临近,又到了许多市民清空购物车的时候,特别是不少爱美女性,化妆品肯定是必囤品类。然而市面上的化妆品良莠不齐,质量问题高发,其安全性也是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一些号称“食品级”的化妆品流行开来,切中了部分消费者,特别是孕妇、购买儿童化妆品的家长的痛点。可是,对孕妇和孩子来说,“食品级”化妆品真的靠谱吗?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
“食品级”化妆品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概念
过去,商家往往喜欢使用“纯植物”“纯天然”等字眼标榜化妆品的安全。随着这些词汇被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后,一些商家转而开始宣扬“食品级”“可食用”,极力暗示消费者——可以吃进嘴里的,用在身上更没问题。
实际上,“食品级”化妆品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概念。我国《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指出,化妆品是日用化工产品,决定了其不可能具备食用功能,也就不存在“食品级”一说。今年以来,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发布相关消费提示,但“食品级”化妆品的营销套路仍在被商家遮遮掩掩地使用。
针对孕妇和儿童两个不同群体,部分商家则打着擦边球,将化妆品与食品、玩具混为一谈。
销售员:“这款口红由胡萝卜素制成,可以吃”
株洲有没有以“无毒”“可以吃”“食品级”等字眼做宣传的化妆品?为此,记者随机走访了天虹、王府井、株百等商场及周边的化妆品商店。目前,这些柜台和商店都没有看到明显的违规宣传语,知名品牌的销售员推销话术也很谨慎。但当记者以送孕妇朋友礼物为由咨询时,部分化妆品商店的销售员为了推销产品,仍旧会跟记者强调该口红使用了胡萝卜素制成,“纯天然”“可以吃”等等,并表示“自己怀孕时也在用”。哪怕记者指着产品标识上的化学成分质疑,销售员仍旧信誓旦旦地表示“可食用”“绝对没有问题”。
而在各大电商平台上,以“可以吃”为关键词搜索口红等化妆品,仍旧会跳出无数链接。很多产品都打着“不含铅汞”“哺乳期安全”“孕妇儿童专用”等字样进行宣传,拼多多上销量最高的产品甚至达到10万+。
各大电商打着“食品级”旗号进行宣传
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儿童参加舞台表演或者出游时确实也有化妆需求,另一方面部分家长也乐于给孩子化妆打扮。“我女儿看我天天化妆也吵着要,看她拿着小镜子涂口红的样子特别好玩。”市民张小姐就告诉记者说,“这些儿童化妆品也不贵,就是买来给她玩几天。”
那么,这些儿童化妆品安全吗?
在调查走访中,记者发现,儿童化妆品并无正规大品牌进行研发生产,多数是不知名小厂商在制作,售价也很低廉,有的甚至只要几块钱。在本地市场上,儿童化妆品多在玩具店、小区附近的便利店、杂货店等场所销售。
在天元区某小区内的便利店,店员将玩具货架上的一款儿童化妆品指给记者看,这款售价为138元的“淡粉樱花之恋化妆盒”包含唇彩、腮红、粉饼、眼影、唇膏、指甲油、化妆刷等,一应俱全。“这个卖得挺好,有的孩子指定非要买这个。”店员告诉记者,“我都给亲戚家的孩子买过。”
当记者仔细查看包装上的产品说明时发现,这款产地为汕头的儿童化妆品套装标注了几十种化学成分和“可能含有着色剂”,而清洗方法居然是“请使用水或清洁剂清洗”,令人担忧。
10月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首次提出,儿童化妆品标签不得标注“食品级”“可食用”等词语或者食品图案。记者调查发现,在各大电商平台上这类产品很多仍打着“无毒”“食品级”旗号进行宣传。
在淘宝上,关键词为儿童化妆品的搜索页面就有100页,其中株洲本地的店铺也有10来家;在拼多多上,最热销的几款儿童化妆品甚至有10万+的销量。有网店客服告诉记者,当家长问“是否安全”时,“可以吃”等字眼就能让家长们打消顾虑。
本报提醒
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一定要仔细查看产品的标识,认准合格品牌,不要轻信商家宣传,以免被营销话术洗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