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鑫森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与赵明诚喜结连理后,十分相爱。不久,丈夫出外求学,她因思念乃作《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此中的“锦书”,即锦字回文书,又指代情书。
锦字回文书,典出《晋书》,窦涛妻苏氏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以赠丈夫。以后夫妻间互寄的书信,皆称为锦书。陆游的《钗头凤》,写他与表妹唐婉的美好婚姻,被母亲生生拆散,夫妻留下无尽的哀怨。他们在分开后,偶然在沈园碰面,陆游归后伤心至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情书又称作红笺。“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宋·晏殊《踏莎行》)
晏殊还有一首写情人分离和思念的七律《寓意》:“油碧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古代传说鲤鱼可以传书,于是出现一种纸制的鲤鱼函(信封)装入信件,称为鱼书。因有秘密传递的意思,鱼书便成情书的别称。“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宋·秦观《踏莎行》)
在古代诗人的作品中,亲人、朋友之间互寄的信,或称家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或称乡书:“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飞。”(唐·韦庄《章台夜思》)或直接称书:“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唐·李白《长干行》)“欲望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宋·王安石《示长安君》)或称书札:“何人寄书札,绝域可知闻。”(唐·顾非熊《雁》)
当代诗人聂绀弩,以诗代信,寄民间文学研究学者钟静文(钟三),称信为柬。《柬钟三》:“闻君七月有新诗,何以至今我不知。一笑故人还故我,同伤多梦已多时。从来肝胆思都少,如此风波怨便痴。五载堂堂空过了,以为不可孰期期。”
如今,高科技发展突飞猛进,通讯领域更是日新月异,惠及千家万户。一个手机,就具有多种功能,短信、微信、音频、视频……让往昔邮递信件的联系方式基本停歇。尤其是“微信”,成为了人们的必需。亲人、朋友不论天南海北,瞬间便在面前,文字交谈、音像会见,快捷方便。我在《沁园春·夏日记事》中写道:“清凉世界空调,任坐正躺平不折腰。点手机微信,心游浩渺;兰亭雅集,云上逍遥。”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