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化名)走入市中医伤科医院“创伤后心理康复室”,举着缠满纱布的右手,满面愁容。她在工厂上班时,右手掌不慎卷入转动的机器中,导致手掌断裂,经过12小时的急诊手术,断掌缝合,血管神经对位成功。
李丽家有一双儿女,丈夫身体不好,在一家工厂守仓库,工资很低,她承担着家中绝大多数开销。现在自己负伤,劳动力受损,担心生活无着,她整日以泪洗面,渐渐发展到心慌、厌食、失眠、甚至幻听。
我鼓励李丽将内心的感受悉数表达出来,她说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我用心理剧“空椅子”技术,引导李丽角色交换,进入15岁女儿的角色,问她:“在你眼里,妈妈是怎样的一个人?”
“妈妈非常坚强,外公去世早,妈妈很早就出去打工,供舅舅读完研究生。爸爸身体也不好,妈妈一个人照顾我们一大家!我们都很爱妈妈!”
“妈妈受了伤,你有什么话想告诉妈妈吗?”
“看到妈妈受伤,我很难过。”
“可是妈妈更担心的是你和弟弟。”
“我已经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和弟弟。”
“你觉得妈妈怎么样,会让你觉得好受一点?”
“妈妈要开心一点,我也会好受些。可是妈妈受伤后再也没有笑过……”说着,李丽肆意痛哭。待情绪宣泄之后,李丽接着用女儿的口吻说:“我相信妈妈一定会好起来!妈妈好了,我们家就会好!”
“你觉得妈妈怎样做,才会开心起来?”
“坚持运动,和病友聊聊天,21床的肖大哥截肢了,但是很乐观;想吃什么就买,不要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李丽沉浸在女儿的角色中,给自己出了很多好主意。
“你看到妈妈开心起来,感觉怎么样呢?”
李丽舒了一口气:“妈妈开心了,我觉得轻松,呼吸都没那么重了!”她惊异地看着我,愣了半晌,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玄机。
李丽接受心理干预后,睡眠得到很大改善,并且遵照“女儿”的建议,每天锻炼身体,主动和病友沟通。但一个人静下来时,会觉得心跳加快、胃部疼痛。
第二次心理干预,我用心理剧“器官对话”的方法,请她进入“心脏”和“胃”的角色,宣泄潜意识里的担忧和惧怕,并在浅催眠中引导金色的阳光照耀其心脏和胃部,进行能量补给。最后,用心理剧的“哈气功”,将郁结之气排出体外。在我的引导中,李丽越蹦越高,越跳越起劲,脑门上出了汗,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甚至跳到护士长面前,吓她一跳,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毕亚炜)
毕亚炜: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心理剧考试委员会认证导演,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创伤后病人心理干预课题负责人,株洲市红十字会心理援助志愿队队长,天元区心关爱社区心理服务中心心理专家,天元区检察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咨询师,湖南省红十字会“四星”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