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区今年已完成28个征拆征收项目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真情服务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周蒿 通讯员/边俊华)“最大程度保障了我们被征拆户的利益,补偿合理,政策透明,所有程序都明明白白公示,做到了一碗水端平,为什么不签字呢?”10月17日,荷塘区宋家桥街道天台村农机装备生产基地项目现场,被征拆户余颖说起自己的老宅,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憧憬,“项目落地后,肯定会给村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以阳光公示推进依法征拆,以真情服务打消居民顾虑,在荷塘区各大项目征拆现场,这样的工作场景已经成为常态。

    阳光征拆

    跑出项目征拆加速度

    ◀征拆阳光公示栏。

    记者/周蒿 摄

    真情服务

    赢得群众理解与支持

    走进荷塘区各征拆项目指挥部,一排排公示榜格外引人注意,征地拆迁补偿资料、房屋产权鉴定以及安置人口信息榜和测量数据、算账结构等资料,随时可供查阅,每一户补了哪些、补了多少一目了然。

    “不同类型的房屋怎么补偿?为什么要这样补偿?相关政策,不仅征收工作人员要清楚,还要让被征拆户明明白白。”天台村农机装备生产基地项目征拆指挥长熊军介绍,为了让大家充分了解政策,在进场前,指挥部就邀请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现场解惑答疑,以消除大家的顾虑,让被征拆户明明白白地签字。

    “守住政策的红线,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金山街道荷塘商贸城储备地块A刚启动征拆时,部分村民处于观望状态,期待得到更好的政策。

    “按照政策及法律条规,一条一条地给村民分析,并仔细解答村民的问题与疑虑。”项目指挥长、金山街道武装部部长龙斌介绍,面对复杂情况,指挥部一面坚持政策底线,一面发挥“耐得烦、霸得蛮”的攻坚克难精神,反复与村民耐心沟通。最终,在一个半月时间内,12户涉征拆户就签了11户。

    政策宣传口径统一、补偿标准统一、实际操作执行统一,被拆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强力保障,全过程阳光操作,让征迁过程中“和谐”成为最强音。

    政策的权威性不能突破,但不同的征拆户各有各的难题,如何让大家从心底里接受征拆?荷塘区的答案是,换位思考,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

    房屋土地征拆后,被征拆户最担心的是以后的生计问题,为此,征拆工作人员想方设法收集就业用工信息,帮助村民再就业。荷塘区明照街道星星村村民王焕玲的家人就是受益人。“我公公婆婆以前在乡下种田种菜,房子征收后,在附近一家企业做饭,每个月还能赚2000多元钱,不仅增加了收入,还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了。”

    征拆完成后,项目入驻给周边村民创造了机遇。“我是开挖机的,这几年,预计年收入可提高30%左右。”村民宋增能说。经济发展,村民是最大受益者之一。

    “对有实际征拆困难的群众,只要是合理诉求,都尽量解决,实实在在把群众的心捂热,争取群众最大支持。”该区征拆负责人说。

    真情服务,赢得群众理解与支持。今年,荷塘区纳入市级考核的项目有38个,截至目前,该区共完成28个项目征拆征收工作,共签订345栋集体房屋的补偿协议,交地1756.013亩。征收国有房屋43440平方米,完成考核任务的100%。

    土地要素及时跟进,为项目落地创造了良好条件,如今的荷塘大地,每一处项目建设现场,都翻涌着只争朝夕的滚滚热浪,处处弥漫着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的气息。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