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同道合的“步友” 用脚步丈量大好河山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一年四季的不同自然风光让“步友”们深深陶醉。 “梧桐”供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任远

    圈子

    “这周我们去哪里徒步?”在一个名为“一起户外吧”的微信群里,不时有群友积极地发问。

    这个400多人的群,成员来自各行各业:老师、公务员、医生、退休职工、学生……他们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而相聚,成为株洲徒步圈的一员。

    厌倦“两点一线”的生活,来场“说走就走”的徒步旅行

    避开人群喧嚣,和群友们穿山越岭,看别样风景,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是徒步旅游爱好者“梧桐”的初衷。

    2010年,在某政府机关单位任职的“梧桐”,厌倦了“两点一线”的生活状态。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开始接触骑行。但骑行易受天气影响,装备保养也略显麻烦。出行更加方便、能“说走就走”的徒步旅行,吸引了“梧桐”。

    在徒步过程中,“梧桐”发现,高强度的运动和秀美的山川风光,能让人暂时忘却生活中的烦恼。而同行的伙伴虽然来自不同的行业领域,但在旅途中,大家保持平等,相互帮衬,纯粹的关系让人觉得十分放松。

    “梧桐”将这些志同道合的“步友”组织起来,建立了一个小群。随着时间推移,小群日益壮大,从当初的十来人,发展成如今超过400人的庞大队伍。

    在四季变化中,体会别样的“野趣”

    只要天气晴朗,“梧桐”每隔一两周就会组织群友们外出徒步。出行人数不定,多则数十人,少则三四人。出行线路丰富多样,三清山、桂林、衡山、武功山都曾留下他们的足迹。

    多数时候,“步友”们不会选择传统的旅游路线,他们更倾向游人较少、相对小众的“驴友”路线。

    “比如爬衡山,常规线路是从大庙进入,经主路到山顶,再登祝融峰。而我们一般会避开人潮,从后山的古道徒步而上,体验不一样的风景。在桂林阳朔,我们也不会走传统的游步道,而是走山的另一面,体验个中‘野趣’。”“梧桐”介绍。

    春看百花夏听雨,秋捡红叶冬观雪,一年四季的不同自然风光让“步友”们深深陶醉,他们在出行中得到心灵的洗礼,洗去尘世的烦扰。

    当然,大家对徒步的个人安全问题也十分重视。“出发前,我们会对路线进行评估,包括气候、装备、线路等。徒步过程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如每到一个地点,谁领队,谁收队,遇上迷路该怎么办?这些细节都要提前规划好。”在这个公益团体中,“梧桐”既是组织者,也是资深“步友”。他总是像兄长一般,细心地为大家做好各项“功课”,也因此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我们都喜欢和‘梧桐’出游,只要有他在,我们心里就有了底。”群友小袁表示。

    放下生活中的不同身份,相互帮衬温暖你我

    “梧桐”的付出,感染了群里的队友。每次旅途中,大家放下生活中的身份,积极地融入到团队中,享受徒步带来的乐趣。

    有人在旅途中带上甘甜可口的水果,分享给队友;有人发挥摄影特长,忙前忙后给众人拍照留影。在队友们遇到困难时,他们或帮忙搬行李,或上前拉一把,极尽所能地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

    旅途中也曾遇到惊险瞬间,但大家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最终化险为夷。

    有一次,群里组织了一次20人左右的队伍攀登衡山。走到一半时,得知山下另一支株洲“步友”队伍中有人突发心梗,情况十分危机。

    “梧桐”得知消息后,立即前往山顶的庙中,向庙中的僧人借来被子,又急匆匆赶往山下,找到发病的“步友”。他唤来队友,将伤者抬至被子中间,每人提起一个被子角,像扛担架一般,沿着山路行走了2公里,终于成功抵达山下,将病重队员送往医院。

    旅途还在继续,故事依旧精彩。“在行走中体验人间冷暖,用行动温暖身边的人。”这或许就是徒步的意义。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