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说起找对象的事,李震有点脸红。 记者/张威 摄
▲陈启航向女朋友倾诉思念。 记者/张威 摄
▲步双玉通过电话向妻子道歉。 记者/张威 摄
▲朱渊洗把脸,再和孙子通视频电话。记者/张威 摄
策划/董介 执行/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张威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中秋佳节,不少市民归家心切,提前就买好回家的车票。然而,时值金秋施工“黄金期”,为了抓进度赶工期,一些重点项目的建设者依然坚守岗位,为圆建设大心愿,放弃归家小团圆。工歇时间,他们拨通了家人的电话……
打给永远操心的父母
上午9时,奋战在清水塘大桥建设工程一线的工人们正在抓紧施工,他们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将度过一个“普通”的节日。李震就是其中一员。
李震是衡阳人,大学毕业就来到了株洲清水塘大桥项目,负责大桥的桩基相关工作。“00”后的他还是第一次在工地上过中秋节。
“妈,工作走不开,过节就不回来了。这里挺好的,你放心。女朋友?还没找呢。好了,不说了不说了……”还未等电话那头的“调查工作”开展完,李震便匆匆地结束了聊天,虽然已参加工作步入社会,但是在父母眼里他还是那个没长大的孩子。
“他们操心重,不能晚上和他们打电话,不然又会唠叨。”李震经常忙到凌晨下班,所以每次会选择中午和父母打电话。他用“小伎俩”成功躲过了父母多次唠叨。
工期紧,天气好,当下正是抓进度的“黄金期”,和李震一样守在工作岗位的还有很多人。“如果家里有事,可以请假轮休,但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不休息。”对于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中秋节没能回家团圆,他表示没有什么不习惯。
李震计划,今年要交个女朋友,让父母不再唠叨。
打给千里之外的女朋友
“先不打,先不打,还没到规定时间呢。”面对记者采访,眼前这位20岁出头的怀化小伙子害羞起来。他叫陈启航,在清水塘大桥项目负责现场管理工作,千里之外的女朋友是他最牵挂的人。
据他介绍,女朋友远在哈尔滨,两人异地相恋两年了。今年中秋,他们没能在一起过节,电话那头,女朋友的“小情绪”他可没有少受。
“远不是问题,一张机票的事。时间才是问题。”陈启航说,工程现场管理工作好比一个“大杂工”,工序、质量、进度等等都得管,从引桥到桩基,从地面到桥面,一天下来运动手环的步数纪录常常刷新。他和女朋友的亲昵通话时光常常被压缩到睡前的那一会儿。
陈启航告诉记者,今年的中秋没能团圆,但明年起的每一个节日都会尽量和女朋友一起过。他计划明年把女朋友接过来,在株洲成家立业,以后就有更多的时间陪她。
打给聚少离多的妻子
车开笛鸣,又一趟列车缓缓驶出月台,步双玉静静望着南来北往的列车,没有说话。
他来自河北,是株洲火车站工程项目的一名质量管理负责人,在这已驻扎了14个月,独自一人过节,也独自一人度过了31岁的生日。
“结婚6年了,两口子都是干这一行的,已经习惯了。”步双玉提起聚少离多的妻子,眼中难掩思念。从夫妻入行起,两人分别跟着工程项目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却从未在一个城市相遇过。
虽然聚少离多,但步双玉经常会打电话或者准备一些小浪漫给妻子。今年中秋,他就悄悄准备了一个小礼物。
“中秋不回去,争取回家过年吧。”步双玉言语间,透露出些许无奈。其实,去年他就答应妻子回家过年,但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工程建设进度吃紧,让他不得不再次失约。如今,回家成了他唯一不敢承诺的事。
打给朝思暮想的孙子
“爷爷,你在哪里啊,怎么还不回来?你看我写的字。”视频那头,小孙子不停撒娇,这头的朱渊笑得合不拢嘴。午休间的短暂视频通话,是爷孙俩专属的快乐时光。
9月16日,46岁的朱渊和贵州老乡们一起,从上个工程项目转战至株洲火车站建设项目,错过了孙子今年的入学仪式。他答应过孙子,要送他去上学。
“一年跟工友在一起的时间至少都有300天,亲人都习惯了。”他说,虽然不能常回家,但是他经常会询问孙子的学习情况。“现在电话、视频都很方便,也是一种团圆的方式。”朱渊笑着说。
这个中秋,朱渊和工友们准备买上几个好菜,给自己加个餐。晚上,家人们会团聚,他也会和家人视频,送上祝福。
“趁着年纪不大,出来多挣点钱。”朱渊说,回去一趟太不容易,一般只在过年的时候才与家人团聚,努力挣钱是对他们最好的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