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中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孩子们展示剪纸——大月饼。 王卫平

    ▲剪纸课程现场。管艺 摄

    ▶校园记者快乐地展示自己制作的月饼。贝国华 摄

    ▲银海学校孩子们制作的花灯。 贝国华 摄

    中秋前夕,体验剪纸魅力

    本报讯(通讯员 管艺)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9月15日,樟树坪小学株洲日报社校园记者团特邀欧阳玉英来校传授剪纸技艺,让孩子在佳节前夕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欧阳玉英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荷塘剪纸项目传承人、市民协剪纸专委会副会长。剪纸课堂上,校园记者们个个兴致勃勃,听得认真、剪得仔细,有的学生还时不时向老师请教。听完老师的讲解后,校园记者们迫不及待地拿起剪刀开始实践,按照老师教的剪纸技巧,由里往外、从小到大,一张张图样在校园记者们的手中翻转,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剪纸或线条平滑、或稍带锯齿地呈现在大家眼前。

    此次剪纸活动,加深了校园记者们对剪纸的兴趣和对艺术的理解,也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故事中体验“不一样的中秋”

    本报讯(辅导老师 贝国华)制作中秋花灯、绘出窗外的中秋……9月15日,银海学校开展校园记者体验传统文化系列活动。

    此次活动中,受邀的魔法松鼠美术馆的草莓老师通过分享中秋传说和习俗、手工制作中秋花灯等方式,带领校园记者们体会了中秋的别样韵味。“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立刻升天成仙。后羿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校园记者王鑫绘声绘色讲述的是关于中秋的传说故事——“嫦娥奔月”。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校园记者张晓晓引经据典,讲起中秋传统习俗头头是道。在草莓老师的引导下,校园记者们纷纷开始分享自己知道的中秋习俗和传说故事。

    接下来的花灯制作更是让校园记者们忙得不亦乐乎。看着自己制作的漂亮花灯,孩子们很是兴奋,有的说要送给老师,有的说要挂在家里让更多人欣赏。

    “让孩子们动手动脑,在体验中学习传统文化,是最好的方法,学校将利用传统节日节点,开展更多类似的活动。”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剪纸课堂,剪出一个个“大月饼”

    本报讯(辅导老师 王卫平)9月16日,株洲日报社校园记者俱乐部特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荷塘剪纸传承人来到醴陵姜湾小学、醴陵实验小学校园,为校园记者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的剪纸课。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日校园记者们学习了中国剪纸的历史、派系、形式、分类和技巧等知识,并用现场学习的剪纸技艺剪出了一个个大大的月饼。

    活动结束后,校园记者们还进行了现场采访,借此了解更多有趣的剪纸知识。

    自己做的月饼很好吃

    本报讯(辅导老师 贝国华)9月16日,50名高家坳小学校园记者在校园内参加了中秋节做月饼活动。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将至,阖家欢乐的餐桌上总少不了那香甜的月饼。为了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让校园记者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意义,增强校园记者们的动手能力,株洲日报社校园记者俱乐部组织校园记者们开展了“迎中秋,亲手制作月饼”活动,用新颖的方式让校园记者们提前体验了快乐中秋。

    在手掌上放一份月饼皮,两手压平,上面放一份月饼馅。一只手轻推月饼馅,另一只手的手掌轻推月饼皮,使月饼皮慢慢展开,直到把月饼馅全部包住为止……校园记者们开始了新奇的做月饼体验。“这个技巧很重要,可以保证月饼烤好后皮馅不分离。月饼模型中撒入少许干面粉,摇匀,把多余的面粉倒出。”校园记者们互相介绍经验。

    “自己做的月饼很好吃,也很有纪念意义。”校园记者表示,希望能有更多此类活动走进校园。

    据悉,利用节日节点,株洲日报社校园记者俱乐部策划了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让孩子们走进传统节日,根植文化自信。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