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做衣到缝改 “一直被需要”是种幸福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杜双在给顾客改裙子。 记者/董介 摄

    ▲开在花园二村的“小杜缝纫”。 记者/董介 摄

    策划/谢中良 执行/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董介

    午后,阳光把大地照得明晃晃的,时不时有微风吹过,天气已不像盛夏时那么燥热。天元区花园二村“小杜缝纫”店里,老板杜双低头拆着线,有位顾客要求把衣服上的帽子拆掉,换成领子,约好了下午6点左右来取。

    门口的无花果树是杜双几年前栽种的,现在已有两层楼高。几位爹爹娭毑在树下闲坐,杜双跟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小店已经开了11年,花园二村和周边几个小区的居民家里要做衣服、改衣服,都会来这里。杜双说:“每当看到顾客穿着我做的衣服,就很有幸福感。”

    湘潭妹子嫁到株洲

    在小区开起裁缝铺

    今年38岁的杜双是湘潭人。十几岁时,父母送她到一个师傅那里学缝纫,吃住全在师傅家。当时,还有好几个同龄的孩子一起学,她一年就出师了。

    “其实最初并没有想过以后就要当裁缝,只是单纯想学一门手艺。”杜双笑着说,她回家后尝试给亲戚朋友做衣服,大家都觉得不错。于是,父母帮她开了个缝纫店。随着找她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多,她逐渐找到了自信,爱上了这个职业。

    2008年,杜双嫁到了株洲,就住在花园二村。2009年,因为怀孕,她辞去了服装店导购的工作。儿子出生后,家里的开销越来越大。看着丈夫每天起早贪黑,杜双心疼又着急。待身体恢复后,她决定重拾自己的老本行。

    说干就干。她出来寻找门面,“我当时就两个要求,一是要离家近,方便照顾家人;二是要租金便宜,可以节约成本。”正好,小区里一位阿姨出租一楼的门面,八平方米大小,租金也不贵。杜双赶紧把门面盘了下来。

    2010年春天,经过简单装修,杜双买进缝纫机、拷边机、裁布台等工具,“小杜缝纫”开业了。

    和顾客打交道

    受过委屈也收获快乐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很多人不认识这个带着婴儿开店的女人,不知道她手艺如何,只有同一幢楼的邻居找她做衣服。杜双在开店第一个月,只赚了几十块钱,还不够交水电费。

    除了生意冷清,有时还难免发生误会。有一次,小区里有位70多岁的爹爹来找杜双改裤子。老人口齿不是很清楚,把取裤子的时间说错了。待他提前一天来拿裤子时,杜双还没改。老人是个暴脾气,当场就把杜双一顿臭骂。

    杜双忍下委屈,连连道歉,请他坐下来,立马帮他改。裤腿长了,要裁短;裤腰大了,要改小……半小时后,老人试穿了改好的裤子,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连夸杜双手艺好。

    “在这里开店,可以认识形形色色的人,每天跟他们打交道,也是一门学问。”杜双说,有时会受点委屈,但更多的时候是开心。

    有的新人找杜双做新郎服、新娘服,结婚时,还专门给她送喜糖表示感谢;有的顾客家里晒了干菜、做了泡菜或其他好吃的,也会给杜双送一些过来;还有的顾客在逢年过节时把单位发的水果、食品,分一些给杜双。

    经常找书看学技巧,提高手艺

    开店头几年,来找杜双做衣服的人比较多。“一件成衣要个把星期才能做出来,做衣服的多,忙不过来。”杜双说,过去大家不太追求牌子,衣服面料好、穿着舒适最重要。

    近几年,来做衣服的人少了,改衣服的人多了。杜双说:“现在大家都爱在网上买衣服,有些大小、长短不是很合适,就拿过来问我,可否改成他们想要的样子。我一般都可以满足他们的愿望,所以回头客不少。一回生二回熟,大家看我手艺还不错,缝改的衣服也实用,甚至会把一些面料不错但款式过时的衣服,让我调整,改成眼下合穿的样子。能让邻居们的旧衣焕新颜,我也是幸福的。”

    邻里的满意源自杜双的不断学习。她说,大家穿的衣服品牌、样式、面料都越来越丰富,甚至缝线的花样也多起来。自己经常找一些书看,学习新的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手艺。另外,还要时常看别人穿的衣服,有什么新的款式和裁剪方法,开拓自己的眼界。

    “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都越来越好,对穿衣打扮也越来越讲究,我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敢说紧跟潮流,但至少不能落伍吧!”杜双谦虚地说。

    杜双改完手上的衣服后,拿起一件短袖上衣和一件长裙说:“你看,有个老顾客要求把这件蛋糕裙的一层边裁下来,缝在这件上衣下面,做成连衣短裙。这两件衣服面料不一样,剪裁、缝线都要技巧。”

    知足常乐,会把小店一直做下去

    裁缝铺虽小,但生意不断。老顾客带熟人过来,熟人再带新的顾客来。一般情况下,小店每天有一二十位顾客。每当换季时节,是改衣服的旺季,小店每天有三四十位顾客。忙起来时,杜双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由于一直有顾客来送衣服,记者的采访数次被打断。11年来,杜双已经和大家成为老朋友了,年纪稍长一些的都亲切地叫她“双双”。“小区里空巢老人比较多,没事时就在店门口坐一坐。有时谁家有个红白喜事,我也会随个礼。”

    通过努力打拼,杜双和丈夫前几年用积蓄买了新房和车子,日子越过越红火。儿子是老顾客们看着长大的,今年上了初中,完成一天军训的他回到店里,等妈妈一起回家。尽管皮肤被晒得乌黑,但依然开心地跟杜双聊军训的故事。

    杜双说,开店这些年,她最大的感受就是“知足常乐”。“很多人叫我找个更大的地方开店,我不愿意,因为我舍不得这个小区,舍不得这些老顾客。人要懂得知足,看着小店有生意、儿子一天天长大,我就很满足,我觉得现在的状态就是最好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