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公共自行车如何“骑”得更远?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更新设备后的公共自行车站点。 记者/易蓉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易蓉 通讯员/殷滋 袁婷

    近日,一则上了热搜的“多地公共自行车退市”的消息,让一些常用公共自行车的市民有些担忧:如果没了公共自行车,出行“最后一公里”谁来解决?

    这些市民的担忧,也是摆在现代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考题——在全国多地公共自行车“低调退市”的背景下,是“顺应潮流”还是努力突围?出行“最后一公里”,公共自行车如何“走”得更稳?

    初衷

    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为缓解城市交通“两难”,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2011年5月,我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正式启用,株洲成为全省第一个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城市,也是当时国内为数不多把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纳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城市。彼时,这种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广受追捧。

    有数据显示,2011年,株洲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共建成1058个租赁站点,安装智能停车柱2600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20000辆。使用3小时内免费,每天30元封顶,随借随还。因为方便和实惠,公共自行车一经投放,就获得了众多“粉丝”。

    “粉丝”还包括全国其他100多个城市,慕名前来参观考察株洲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2011年11月19日,全市公共自行车单日使用量首次突破20万大关,达到203284次。”市公交健宁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现实

    骑行路上遇“障碍”

    但随着时间推移,骑行路上难免遇上“障碍”。

    首先就是硬件老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自行车系统老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约有1万个锁柱已严重锈蚀,由此出现摇晃、部件脱落等问题。此外,管理箱线路老化还经常造成短路、断电等问题。自行车活动部件磨损、破损情况很常见,只能反复修补后勉强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使用寿命一般为5年,但现在我市公共自行车服役时间已远超过这个时限。”市公交健宁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软件”不优。2019年前,市民若要使用公共自行车必须要在办卡点办理自行车卡,且借车必须携带有租赁卡,这让很多追求高效简便的年轻人敬而远之,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群。“而且,以前借还自行车必须到有桩点的地方,但碰上上下班高峰期,经常借车时桩点无车可借,还车时无桩点可放,很不方便。公共自行车道还时常被占用。”一名市民说。

    市公交健宁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原本我市城区规划了54条慢行系统自行车车道,如今只剩42条。这些硬件、软件及管理上的问题,让市民骑行体验不佳,使得公共自行车一度遇冷,在2011年至2017年期间,骑行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纳新

    公共自行车的自我革命

    自2015年开始,市公交健宁公司对老旧车辆进行更新,截至2020年,共更新车辆8000台,系统车辆旧貌换新颜。2018年,我市启动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维修改造项目,涵盖150个站点、3000个锁柱。

    2019年,市公交建宁公司创新了校园单车、有桩+无桩双运营模式,投放3000台无桩公共自行车运营,开通了“株洲自行车App”扫码借车功能。

    效果立竿见影。自无桩公共自行车试运行开始,株洲公共自行车的日均租用量近3万人次,单日最高达到5万人次。而App上线后,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年轻人开始增多,目前App有近6万人注册。

    服务还在升级。近日,“株洲公交健宁公共自行车”扫码租车小程序上线,市民可进行扫码租车。不仅如此,小程序还有故障上报、定位推荐就近的自行车站点、账户充值、退还押金等功能。

    “从2018年开始,我市公共自行车的骑行量呈现‘V’字反弹的趋势。”市公交建宁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株洲市公共自行车总借还量累计达到1.46亿人次,持卡用户量仍维持在14万人左右,每天的骑行量维持在2.5万人次至3.5万人次之间。

    在该负责人看来,株洲公共自行车一直在主动求变、不断进步。从刷卡到扫码,为破解老人“数字鸿沟”,公共自行车已经支持刷卡与扫码同时租车;从定点有桩到虚拟无桩,公共自行车也在不断寻找便捷与有序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以赶上时代步伐,让更多人享受到绿色出行的便利。

    也正因如此,即使这两年多地公共自行车退市,但株洲仍旧坚挺。

    “株洲的运行模式不一样,管理还算有序,受共享单车的冲击很小。”市公交建宁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机遇

    “双碳”战略助力“骑”得更远

    2021年是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启动期,也为公共自行车带来了新机遇。

    在今年6月17日即全国低碳日,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公共自行车工作部正式发布《城市公共自行车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指导方案》,重点研究制定了公共自行车持续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行动路线,充分发挥公共自行车推进节能减排、打造绿色交通的社会价值,推动实现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城市、打造低碳生活。

    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辆自行车,可以减少2.73千克的碳排放量,只要有5万株洲人选择骑车出行,一年就能减少5万吨的碳排放,相当于株洲多了一座中等大小的绿地公园。

    作为公益性事业,株洲公共自行车运营主要依靠财政补助“输血”,历经10年的积累和沉淀,用户量基数庞大,产生的碳减排量也是巨大的。对接碳排放市场、开启碳交易蓝海,无疑是公共自行车实现“自我造血”的突破口,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同时,为更好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根据株洲市公共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目前市公交公司经过市场调研和多方论证,计划在现有公共自行车站点未覆盖的区域,如渌口区、云龙示范区、高新工业园内等区域,引进合作单位投资建设有桩停放的公共助力自行车,目前相关流程正在审批中。

    相关新闻

    600多辆公共自行车“失踪”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易蓉 通讯员/殷滋)9月10日中午,市民孟先生在芦淞区中心广场2站点租借了编号50001905的公共自行车,骑至钟鼓岭步行街附近,将并未上锁的车辆停放在饭店门口,但吃完饭出来后车辆就不见了。

    据了解,伴随着高使用率而来的,是600余辆公共自行车至今仍“失踪”。

    “公共自行车丢失原因主要是市民借车后临时停放保管不当、还车操作不到位、恶意套车等。”市公交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个人原因造成车辆丢失的,市民需按1200元/台的价格进行赔偿。市民临时停放时,车辆不要离开视线;市民不确定还车是否到位时,可及时到管理箱上进行查询或拨打400热线咨询。针对三天以上未还车的用户,公司客服会进行电话回访,提醒及时还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