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明:让学生用英语骄傲地讲述红色故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张光明在乡村学校支教。记者/成建梅 供图

    通讯员 柳芳

    访学英美,讲学中外,指导过数十名教师荣获国家级英语教学竞赛一等奖,讲授过数百堂面向一线教师、硕士研究生和中学生的精彩课堂,但张光明坦言:“最爱的还是乡村学校里孩子那纯朴而渴求的眼神。”

    张光明是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英语教研员,兼任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教研室主任、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平时从事英语教学研究、服务和指导等工作,但工作之余,他坚持去乡村学校支教,并致力于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株洲红色故事。

    “对乡村学校情有独钟,或许是因为我自己来自乡村,深知乡村孩子成才不易。”在张光明看来,教育,一个学生都不能落下。

    满腔的教育情怀定位于“哪里最需要就往哪里去,推进乡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公平”,张光明说,这也是他的使命所在。

    “蛰伏”在乡村学校的“教授”

    担任中学英语教研员的13年间,张光明就像一棵大树,把根深深扎进乡村学校这片土壤中。他尤其关注株洲边远地区炎陵县的英语教育教学,并且身体力行地活跃在炎陵县的各个学校。

    “张老师又来了……”每当张光明来到炎陵县霞阳中学的校园,学生们都会奔走相告,对他的期待和喜爱溢于言表。

    炎陵县霞阳中学是张光明乡村教研振兴的项目点,他每个学期会定期组织株洲市优秀的英语骨干教师团队开展“送教入校、送课进班、送研促教”的专项乡村英语教学提升活动。

    主题突出、学生喜爱、形式新颖的专题英语角活动,激励学生趣学、乐学、活学;重心明确、思维活跃、情境浓厚的专项英语示范课,引领学生精学、巧学、实学;理念先进、方式创新、素养优秀的英语骨干教师队伍,带动乡村英语教师思教、善教、乐教;目标清晰、任务引领、问题聚焦的辩论式互动英语教研,帮助学科团队愿研、能研、爱研。这,就是“张老师又来了”的魅力和法宝所在。

    “把论文写在课堂上”

    1990年6月,大学刚毕业的张光明奔赴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在那片少数民族聚集、教学条件薄弱的热土上,他一干就是18年。在各个县,在各所学校,他的一堂堂示范课,影响了一批批老师,成就了一批批学生。

    30年后,在新冠肺炎疫情依旧严峻的2020年4月,张光明主动要求支教,毅然决然来到渌口区杨得志红军小学,挂职副校长,负责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在做好卫生防疫的基础上,张光明深入课堂,和学生打成一片,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小明老师”。

    早读时、课堂上、午休时、晚自习上,到处都有小明老师的身影。越干越起劲的他,更是主动要求担任班级副班主任,以德育人,用爱感人,立标教人。他将多年的班主任智慧和家庭教育经验无形渗透在班会课程中、在师生交流中、在家校互动中。

    “把论文写在课堂上。”张光明这样说,并用行动诠释所言。

    教会孩子用英语讲株洲红色故事

    以湖南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英国诺丁汉大学访学,被聘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英语教学论坛的特邀教授,养育了一名担任科技部翻译官的优秀女儿……张光明始终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诠释着“一位英语教育人如何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不过,这在他看来还远远不够,他更心系“教会乡村孩子们如何用英语讲好本土故事”。

    “对于英语教学,我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与感受。”张光明说,他想让自己独特的英语教学经验,惠及株洲学子。他带领一批又一批的驻株外籍教师走进一所所乡村学校,把校园变成一个个英语世界;他指导一个又一个英语教学团队打造本土特色英文旅游课程,引领孩子们在本土环境中学英语、在学习情境中用英语、在真实语境中讲英语;他搭建一个又一个展示平台,让孩子们有机会自豪骄傲地用英语讲述炎帝、杨得志将军、醴陵瓷器……

    “乡村孩子的个人自信,正是在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助力中逐步养成的,而英语学习为他们打开了自信之门,更开辟了一条通往全世界的坦途。”张光明说。

    张光明这样诠释他自己和他的乡村英语教育教学理念:“我很高兴能成为孩子们生命中的‘教育之光,日月之明’。”这也是他多年扎根乡村支教工作的写照。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