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应急能力 政协委员支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罗欣

    一个城市是否具备强有力的应急治理能力,事关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9月10日,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议,就“提升应急能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议题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协商,提出意见建议。会议有哪些要点?记者整理了这些干货。

    成效

    设立49处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54万余人

    调研发现,目前,我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基本形成,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编制逐步健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本完成,监测预警快捷有效,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基本建立,应急保障能力逐步增强。

    据统计,我市已编制市级专项应急预案39个,各级部门预案和重点行业应急预案277个,相关企业、学校、村(社区)均制定了基层应急预案;设立神农广场、市体育中心等49处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54万余人。

    问题

    体制机制不够顺畅,应急管理综合平台还未建成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调研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应急管理还存在意识不强,体制机制建设不够顺畅,保障水平不够高等。

    调研发现,机构改革后,应急部门与其他部门在自然灾害防、治、救方面职责未全面厘清。比如防汛工作,市防汛抗旱指挥办和市水利局的水旱灾害防治职能划转到市应急局,但因人员力量不足、监测体系未实现联通和资源共享等问题,防汛办在防、治、救方面均有些力不从心,因而采取的是平时防汛抗旱指挥办设在应急管理局、汛期设在水利局的做法,这显然不是长远之计。

    市政协委员赵小明介绍,机构改革后,8个部门、5个办事机构的13项职能划属应急管理局,但相关信息化建设的项目和内容还留置于原单位,职能职责虽已明确,但仍处在磨合期,应急管理综合平台还未建成,数据还处在分散状态。

    建议

    结合工业旅游发展,建设高科技应急体验馆

    市政协调研报告建议,从抓好应急宣教、理顺体制机制、加强基础建设、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着力,提升应急治理能力。

    应急宣教方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应急教育示范点工作,力争每年打造10个左右应急宣教示范点;结合工业旅游发展,建设一个高科技应急体验馆。

    理顺体制机制,建设统一的应急综合指挥体系,将消防救援队伍、民兵救援队伍、行业和企业专业救援队伍及社会救援队伍进行资源整合,统一纳入指挥调度体系。

    在强化科技支撑方面,充分利用现有办公资源和专业系统资源,构建综合应急平台体系,接入应急管理、消防救援、公安干警、交通高速、自然资源、水利水文、生态环境、林业气象等相关部门的视频会商系统,并延伸至县市区、乡镇。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