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供图。
西藏,是许多人想要读懂的地方,而要想真正读懂一个民族,就必须要了解这个民族的习俗和文化。唐卡无疑是融合了西藏诸多文化和习俗的传世瑰宝,这些描绘精美,蕴含着独特民族风味的宗教图画,无不显示着藏传佛教的独特韵味。
唐卡,也叫唐噶,系藏文音译,兴起于松赞干布时期,是刺绣或绘制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个画种。《西藏历史文化大辞典》中的解释为:“流行于藏区的一种宗教卷轴画,通常绘于布帛与丝绢之上,是西藏地方绘画的主要形式之一。”
从唐卡的使用功能上讲,这种艺术形式,也主要是服务于宗教生活的。寺院是藏族宗教文化的中心,多数的唐卡,特别是一些名品佳作,主要聚积在寺院。其主要的功能是悬挂后供信徒顶礼膜拜,满足他们的宗教生活需要。民间留存的唐卡,也主要用于佛教教徒布置自己的经堂、佛龛。
唐卡最早是受尼泊尔风格的影响。在公元7世纪左右,随着佛教的大量传入,西藏境内大兴建寺修庙之风,当时寺庙内的壁画、塑像等都由尼泊尔和中国的画家、雕塑家所塑绘。自此之后到15世纪之前,由尼泊尔和藏族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后人一并称之为尼泊尔画派。之后有在宗喀巴时期的齐岗画派,15世纪兴起的勉唐画派和钦则画派,16世纪兴起的噶玛嘎孜画派等。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