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如何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强化教师的课堂意识。学校一定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也一定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分每秒,上好每一堂课。为此,教师要自觉树立“课比天大”“课堂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要具有“你站立的地方(教室、课堂)就是国家的希望所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推行“一三四六”课堂教学策略。“一”是指一个工具,即导学案。“三”是指三个转变,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变“听懂了”为“学会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四”是指四个突出: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突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作用;突出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六”是指六个基本流程:情境引入——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总结提升——课堂评研。
加强课堂的深入研究。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是前提。除大力加强集体备课,教师更需要有独立思考,有独特见解,有独创思维,让学习行为可操作,让学习过程可视化,让学习结果可测量。
Q: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课程教学中心、年级组公示各年级作业,定期将教师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进行常规检查,纳入过程性管理评价,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纠正;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对学生的作业量进行监控,对学生、家长反映作业数量过多、难度过大的学科和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做好跟踪监管。
执行两个“举手”制度。一是学习委员“举手”制度。各班学习委员对当天的作业总量有监控的职责,如其认为当天作业总量过多,可以“举手”向教师提出减免作业的要求。二是家长“举手”制度。当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当天作业总量适度,而个别孩子在认真完成作业的前提下,很晚仍无法完成作业,家长可以“举手”与班主任联系,申请当天的作业不能完成或者延后完成。
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每日总量不超过90分钟,其中语数外学科每天不超总量60分钟,其他科目作业总量不超30分钟。各学科作业均以校本编写的《同步练习册》为基础性作业,坚决执行一科一辅。
加强作业设计研究。每学期组织骨干老师对《同步练习册》进行集中研发,系统设计符合初中学生特点和学习规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性作业,做到作业质高而量精。
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严格遵守“有布置必批改,有批改必讲评”原则,作业做到全批全改,严禁要求家长代批作业、严禁学生自批自改。加强作业的二次批改,做好错题跟踪,提倡作业面批面改。充分利用作业掌握学情,做好作业讲评和答疑辅导。加强学生高效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时间和效率管理能力,以作业为抓手促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
推行半自主分层作业形式。“半自主”包括两重含义,一是指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分科进行作业任务套餐选择;二是指作业任务套餐内容是有限定的。《同步练习册》编写时将各学科课时作业任务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练习定位为基础过关,B层练习定位为能力提升,C层练习定位为知者加速。学生根据自己学情在家长和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作业套餐类型。
Q:如何避免考试次数过多、考试质量不高和“唯分数”倾向等问题的发生?
严格限定考试次数。每学期除举行期中、期末考试外,不再进行任何与考试相关的教学活动。提高命题质量,突出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杜绝难题、偏题和怪题。加强考试组织,以考风促学风,注重诚信考试教育,试行无人监考。加强考后讲评,讲评要到每一个学生,到每一道题,不能只讲答案不讲问题,不能只讲问题不讲原因,不能只讲原因不讲规律,不能只讲规律不讲方法。
考试结果实行等级制呈现。每次学生考试结果都实行等级制评价,共划分成A、B、C、D、E五个等级。A、B、C、D、E等划分比例分别为30%、25%、20%、15%和10%。考试成绩均不得进行排名,以克服“唯分数”倾向。
探索增值性评价。增值评价的目的是促使“优秀生更优秀,中等生有进步,后进生有提高”。其核心是通过检测学生考试成绩的进步幅度,来衡量某个老师、某个班级、某个年级的三率增值,从而对年级、班级、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测量,并以此进行分析与研究,推断出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因素。“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这就是增值评价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研究生本评研课型。生本评研课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出题,学生做,学生改,自己整理知识点,即学生主动研究,老师引导,重能力,重发展,激扬生命。这样,评价主体变了,不是由外部因素来评而是内部需求来评;评的方式变了,不是可比的而是可研究的了;评的功能变了,不是控制而是激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创造。
Q:如何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构建以课程为载体的全时空育人方案。通过编制《株洲景炎学校全时空教育实施方案》,在国家基础性课程的基础上,系统构建基础性素质拓展课程、选择性个性发展课程和创新发展课程,通过1+X校本课程、社团课程和学科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免费的、适切的、多样化的课后服务需求。
利用课后服务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通过督促、辅导、答疑等方式,切实解决部分学生作业做不完、做不好、低效率等实际问题,让学生有时间做、有能力做、高效率做。
利用课后服务聚焦学生素养培养。素养不再仅仅指向知识系统、解题技巧、学科能力,而是涵盖问题解决、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协作精神等在内的综合素养。我们应该打破学校的围墙,利用、统筹、整合学校与家庭、社会等各方资源,调动教师与家长、社会人士等各方力量,推动学校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社区、家庭开展跨界合作,拓宽课后服务的形式与路途。
(图/文 宋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