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素爱“藏”哪?这4个物品发霉别舍不得扔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上世纪60年代,英国一农场的火鸡一夜间悉数死亡。调查发现,其“罪魁祸首”是从巴西进口的发霉花生粕。随后,科学家将“罪犯”命名为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1毫克黄曲霉素,即可致癌;20毫克黄曲霉素便致人死亡。

    不慎摄入一定量的黄曲霉素,会导致急性中毒,引起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腹水、水肿、出血,甚至死亡。

    日常生活中,黄曲霉素并不少见。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表示,黄曲霉素喜藏匿于长期不清洁的冰箱,以及潮湿、阴暗、高温处。不仅如此,黄曲霉素同样喜欢“藏”在这4个物品中:

    发霉的花生

    花生富含油脂,生长环境潮湿阴暗,黄曲霉素易溶于油脂。因此,花生发霉后,会滋生大量黄曲霉素,最好不要食用。

    发苦的坚果

    黄曲霉素以孢子形式传播,坚果变质发霉后,产生的苦味与黄曲霉素有关。如不慎吃到发苦的坚果,须马上吐掉,并用清水漱口。

    发霉的玉米和大米

    玉米和大米储藏过程,易霉变,从而产生黄曲霉菌。因此,大伙要及时把发黑、发霉的颗粒挑出来扔掉,避免误食。

    未洁净的砧板和筷子

    砧板和筷子等厨具使用过程中,容易残留淀粉,若不及时清洗或洁净不到位,便会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素。因此,厨具清洁后,务必定期消毒。厨具除洗净晾干,还需定期更换。

    为预防黄曲霉菌,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绿叶素,有助于抑制人体吸收黄曲霉素,降低中毒风险。

    (综合《科技日报》、今日头条等)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