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这些小区的充电桩成了“摆设”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中房天玺湾小区充电桩还有很多空位。记者/邱鹏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马文章 邱鹏

    如今,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不少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很多小区都开始安装了充电桩。但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一些小区充电桩使用率不高,明明小区设有充电桩,可还是有车主选择“飞线”充电或者将电动车推进电梯上楼充电,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部分小区充电桩被“搁置”

    8月30日下午,记者来到金科集美雅郡小区看到,临街商铺露天停车场设置有8台充电桩,均为扫码收费。家住该小区5栋的业主肖先生反映,充电桩之间的距离只适合那种小型电动车,他的三轮车根本不适合在那里充电。

    采访中,还有不少车主表示,公共充电桩没有雨棚,在风吹日晒雨淋下,电动车很容易受伤。此外,由于无人值守管理,已经出现过多次电动车被盗现象,出于安全考虑,会优先停在小区楼道门厅前。

    而有些小区的充电桩有雨棚,一些没有充电需求的电动车、自行车会挤占带有遮阳棚的充电桩的位置,使有充电需求的电动车充不上电而造成资源浪费。

    在新入住的小区,充电桩使用情况也不理想。记者在恒大名都小区7号楼附近的车棚发现,已经停放有10余辆电动车,但车棚内的充电桩同样却是“零使用”。

    记者在中房天玺湾小区的公共充电桩看到,一排充电桩能容纳8台车同时充电,但一些电动车“鸠占鹊巢”车位,车主宁愿选择将电池取出充电,也不愿意办卡充电。居民们希望物业及相关部门能尽快完善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等相关配套设施和服务。

    车主嫌“麻烦”或者“贵”导致充电桩“遇冷”

    一边是车主旺盛的充电需求,一边却是公共充电桩使用率不高。什么原因造成这种错位现象呢?

    对于不使用充电桩的原因,车主大多归咎于“麻烦”或者“贵”,相对而言,不少人还是选择“飞线”充电或者将电动车推进电梯上楼充电,而价格方面居民们基本没有具体算过账,只是下意识感觉“肯定比在家充电贵”。

    “2年前搬进小区,当时物业就安装了充电桩,但是到哪儿办卡,怎么使用,都不知道。”业主李女士说,物业对此不管不问,自己每次都要把电动车电瓶取出回家充电。

    市民李先生认为,居民其实都是精打细算,现在都是扫码充电,充电费用如何计算?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记者咨询闪电充电客服人员得知,目前电动车常用的电瓶有48V12Ah以及60V20Ah,充电模式基本上分为三段式充法,整个过程需要8至10小时。充满电大概需要1到2度电,电动车充满电大概需要1.5元到3元。

    “如果自己拉线充电则便宜了近一半价钱。”车主刘女士透露,刚开始,小区里的公共充电桩还搞些办卡优惠吸引充值,后来每度电涨到1.5元后,按照每天2充的频率,一个月就得近百元的充电钱,不划算。

    后期疏于维护管理,充电桩成了“摆设”

    此外,一些小区虽然安装了充电桩,但后期疏于维护管理,导致充电桩成了“僵尸”充电桩,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们小区每单元楼下都设有1个充电桩,大家都挺高兴。可后来由于缺乏维护管理,一些充电桩坏了也没人来修,给居民带来了很大不便。”尚格社区香榭丽舍小区陈先生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