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农田就能掌握水稻长势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张威)近日,在渌口区田间的上空,一架无人机的翱翔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原来,这是市资规局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在对该地区进行农作物面积遥感监测。

    当前,我市水稻种植面积采样网点分布在天元区、渌口区、醴陵市、炎陵县等地的15个水田样方,每个样方采集1平方公里的调查面积,在早晚两季稻的调查工作期间,专业人员利用专用手持数据终端和无人机对调查样方的地物信息和高清图像等要素进行采集。

    无人机通过卫星定位引导,自动拍摄需监测地块的高清航拍影像,工作人员再利用专用软件进行图像拼接、地块勾画、地物信息解译等一系列后期处理,最终取得调查样本在某一调查时点的准确地物信息和高清影像资料。

    “就像做样本和练习题,把现场采集的影像传送到后台,让计算机辨别和学习。”市资规局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地理信息部部长张一弛介绍,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和航拍影像拼接、裁剪、处理、提取、分析等,直观展现农作物种植情况的时空分布,计算农作物种植面积、长势,实现定时、定量、定位的精准监测,取得真实客观的种植面积数据。

    “有了前期的数据导入,水稻面积、抽穗、成熟、灾害等情况,后期通过卫星监测,计算机便可完成对农田各项指标的推算。”张一弛介绍,通过卫星影像对地物进行光谱提取和分析,水稻分阶段的长势、产量计算都可在后台完成。这些数据和资料将为省农业农村厅推算全省农作物种植结构、种植品种分布、设施农业状况及其新变化提供基础数据。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