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争夺战” 株洲如何突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罗欣

    8月18日,市政协召开今年首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九届二十一次常委会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市直部门负责人和政协委员围坐一起,聚焦“强化人才要素,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引领区”这一主题,协商对话、畅所欲言。

    透过这场座谈会,我们看看在愈演愈烈的城市“人才争夺战”中,株洲如何突围?

    历时4个月

    深度把脉人才发展

    人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门。对于株洲来说,人才要素支撑是否有利,直接关系到先进制造业未来发展。今年,市政协将“强化人才要素,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引领区”列为年度常委会议协商议题。

    为了深度把脉人才发展情况,自3月份开始,市政协课题组采取会议座谈、现场考察、单独走访、外埠取经、集中研讨等方式,深入市直相关部门、产业园区、产业集群、重点企业、高等院校,以及天津、青岛、苏州、泰州等城市进行调研,并形成课题调研报告和常委会议建议案(草案)。

    企业确实存在引人难、留人难问题

    毋庸置疑,近年来,我市人才规模日益壮大,人才工作效益不断提升。到2020年,全市科技人才总量超过2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2771人。在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全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株洲位列第55位,较2019年上升了14位。

    但调研发现,企业引人难、留人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以数据为证。我市某央企每年流失的人才达300多人,其中2018年流失与引进的人才数基本持平。某技术中心今年一次内部调研显示,有意愿去长沙就业的人占比高达95%。

    原因涉及环境、待遇、创新平台等多个方面。如服务效能方面,有企业反映,市级层面没有设立集政策资源、公共服务、人才资源配置等功能于一体的人才服务中心,大量科技创新人才处于“自我生长”状态。

    政策精准性方面,“人才30条”政策中的子女入学优惠待遇,符合条件的基本没需求、有需求的得不到充分满足;一些人才集聚区周边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为子女入学重复购房、选择外地就业的案例并不少见。

    人才保障方面也有不足,市本级人才公寓仅600套,且品质不高、设施简陋。

    引凤先“筑巢”,委员献策人才发展

    协商发言时,5名市政协委员直面问题、畅所欲言,谈看法建议。

    民进界别委员郝建东建议,在田心、董家塅、河西、云龙等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集聚地,加快布局一批优质公立幼儿园,提升九方中学、南方中学办学质量。以“人才30条”为基础,进一步优化政策,重点解决好人才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家属就医问题。

    “和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确实有差距。”工商联界别委员廖斌说。他建议从提高人才居住待遇、畅通对内对外交通、优化配套环境等方面发力,提质人才“硬环境”。

    九三学社界别委员黄向阳建议,依托优势产业,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高端平台,以事业留人。

    来自教育战线的哲学社科界别委员韩先满建言,抓住独立学院转设契机,建设湖南航空航天职业大学,为航空产业发展培养更多人才。

    经济界别委员袁志刚提出,“抢夺”Z世代(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人才,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活水。

    部门回应

    有建议纳入下一步工作计划

    委员们的系列意见建议也得到了与会的部门负责人热切回应。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廖文辉表示,认真梳理委员的意见建议,结合市委、市政府即将发布的新“人才30条”政策,积极推动落实。

    “城区教育确实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很快就会得到改善。”市教育局局长吴安浩现场回应。如在轨道交通城,一批学校正在加快建设或提质改造。

    市科技局局长李红表示,将面向轨道交通、航空动力、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发展需求,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机构和企业,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有委员提出的提质人才公寓的建议已经纳入住建部门下一步工作计划。市住建局局长何安国还“附议”,在田心片区、三三一片区、云龙片区、河西片区先规划布点专家楼,成熟一个、建设一个。

    “我们将加大交通运输攻坚力度,补齐短板、强化弱项、打通堵点。”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徐业伟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