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大类招生好,看到大类赶快跑!”据媒体报道,这是某问答网站上一则关于高校大类招生的调侃。
实行按大类招生,是我国通识教育类高校的普遍做法。被录取的学生进大学后,在专业平台上学习一年或者二年后,再分流到不同专业。这种培养模式,相比窄口径专业招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培养知识综合、适应面广的复合型人才。然而,部分高校实施按大类招生时,缺乏与之配套的系统培养方案。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大类招生被一些学生理解为“将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捆绑招生”,是一个“招生陷阱”。这个现象在推进新高考改革之后变得尤为突出。
我国实施新高考改革的省份,高考志愿填报主要有两种方式:“院校专业组”和“专业(类)+院校”模式。后一种方式是把每个专业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显然,如果某校某专业比较冷门,单独进行招生,就可能出现因报考学生少,而投档分数较低的问题。应对这一问题,就会将同一类专业合并,作为一个大类进行招生。
这也是学生所担心的问题,高考时被某个听上去“高大上”的专业大类录取了,进校后才发现里面有“坑”,大一、大二后被分流到冷门专业。多年前,媒体就曾报道,某校在大一结束分专业时,由于热门专业“僧多粥少”,只能以抓阄方式分专业。
当然,更多大学采取的分流办法,是依照学绩点与分专业考试成绩。同时,无论大学采取怎样的分专业办法,都有学生因不想读冷门专业最后不接受学校的方案。
对此,还需要各方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大类招生适合通识教育类高校。而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高校,就不适合大类招生。同时,高校应该向考生说明大类招生包含哪些专业,今后的分流方式是什么,满足考生的知情权。考生在报考时,也要了解具体专业设置情况,不能只为被录取而盲目选择。
此外,大类招生应经过学院教授委员会进行充分的论证,并优化其后的专业平台课程建设、打造专业特色。如此,学生打下坚实基础,也可增强对各专业方向的了解,在专业分流时,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课程学习。
大类招生政策的显著优势在于,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往往不够了解具体相关专业。实行按大类招生,就降低了学生在报考大学时选专业的难度——报考一个大类专业,就相当于获得多个专业的选择可能性。因此,想顺利推进按大类招生,就需要学生进校后,校方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和选专业指导。唯有此,才能让高校按大类招生政策有其形,更有其神。
(本栏目欢迎投稿,已发稿的作者请联系本报编辑部领取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