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在云龙示范区某隔离点处理涉疫医废。 通讯员供图
▲株洲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全力做好涉疫医废、废水等处置工作。 通讯员供图
党旗下的身影 筑牢生态环境保护“防疫墙”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杨凌凌 通讯员/崔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一轮新冠疫情出现以来,株洲市生态环境系统全体干部职工与时间竞速,与疫情赛跑,全力做好涉疫医废、废水等处置工作,坚决守护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让鲜艳的党旗飘扬在抗击疫情一线。
主动作为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荷塘区、石峰区是株洲疫情防控的重要区域。市生态环境局荷塘分局在隔离点成立临时党支部,所有党员身先士卒,每天穿着闷热的防护服,在各隔离点进行医疗废物收集、处置。有许多党员因连续作战身体不适,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市生态环境局石峰分局局长李青山,作为一名老党员,疫情期间把家“搬”到了办公室,在做好隔离点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工作的同时,还把自己仅剩的休息时间用来支援社区疫情防控,经常是凌晨1点多,还在隔离酒店进行夜查。累了,就靠墙休息一会儿;困了,就敲敲自己的脑袋,努力让自己清醒清醒;饿了,就找点方便面凑合吃。
株洲市生态环境局组织4个工作队支援社区防疫工作。烈日当空,工作队员廖伟庚、徐顺友投身到社区防控中,从核酸检测采样场地布置到居民进出管控,再到挨家挨户传达上级疫情防控要求等等,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衣服上凝结了一层厚厚的盐粒。廖伟庚说:“有时碰到不理解疫情防控工作的居民,心里虽然很无奈,但为了居民人身安全,我们必须坚持干下去。”
挥洒青春
铸造良好形象
每逢急难险重之时,株洲市生态环境系统的青年干部永远都是攻坚力量。作为全市医疗废物、涉疫污水处置的业务骨干,胡湘许、胡海波这两位“70后”,每天奔波在各隔离点进行业务指导,一天下来脱下衣服,轻轻一拧,汗水就哗哗往下流,累了就睡在办公室。
“现在是关键时刻,他不往前冲,谁往前冲?我完全理解他。每天这么累,他就当减肥了。”话语间,胡湘许的妻子胡卉有些幽默,但更多的是对丈夫的支持和心疼。
罗夏风是一名“80后”,才做完手术的他,并没有因为伤痛而退缩。疫情出现后,他主动请缨到抗疫一线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有时候刚睡了不到3个小时就要到隔离点、污水处理厂进行巡查,每一次巡查都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如果说疫情防控中医护人员是前锋,那么我们就是后卫。只有将涉疫医废、污水处理好,才能让医护人员和人民群众无后顾之忧!”
肖合择是一名“90后”,当市生态环境系统大部分人手与精力都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时,他作为“留守人员”义无反顾地扛起了防治大气污染工作的重担,从大气环境问题交办,到数据分析,再到各部门工作协调等等,使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没有因为疫情而脱节、落空。
巾帼抗疫 聚起磅礴合力
每一次重要关头、关键时刻,总是少不了株洲市生态环境系统巾帼们的亮丽身影。疫情防控期间,株洲市生态环境局优化办事流程,创新审批做“简法”,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胡柳青作为一名女同志,但工作起来永远是风风火火。
湖南华升株洲雪松有限公司整体搬迁至渌口区南洲工业园项目计划于本月下旬开工,是省国资集团、市政府重点项目,急需办理环评审批手续。8月3日接到请求后,胡柳青连夜受理申请材料并走审批流程,8月4日该项目进入审批前公示阶段,获得企业高度肯定。
8月5日下午5点,曾娟带着队员已经在烈日下工作了4个小时,到晚上11点还在等各医疗点、隔离点的工作数据,汇总上报时往往是凌晨。她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为了能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第一时间将年仅一岁多的女儿送到亲戚家,每天工作太忙甚至没时间和女儿微信视频,只能在工作间隙把女儿的照片翻出看看。“为了确保涉疫医废、污水处理及时,我们必须全天巡查,才能守住疫情防控的底线。”曾娟说。
像李青山、廖伟庚、胡湘许、胡海波这样的人,在株洲市生态环境系统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守护株洲400万人的安全,守护着株洲的绿水青山,让党的旗帜飘扬在最前沿。
创新审批做“简法” 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
相关新闻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杨凌凌 通讯员/崔林)疫情防控期间,株洲市生态环境局优化办事流程,创新审批做“简法”,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共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排污许可(电子证照核发)、权限内入河排污口(新建、改建、扩大)审批等共9件,累计投资额达9.6亿元。
“我们将环评受理资料由纸质版改为电子档,全面实行网上受理环评审批告知承诺、排污许可、排污权交易等便民惠企措施。”株洲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胡柳青告诉记者,特别是对于需要开展现场勘查、技术审查的建设项目,尽量采取视频会议、航拍直播、专家函审等方式进行,最大限度做到“网上办、不见面审批”,实现了企业办事“一次办”“网上办”“零跑腿”。
同时,株洲市生态环境局还进一步简化了审批程序,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对于存在环境制约因素的重点建设项目,及时告知项目业主存在的审批障碍,并及时提出项目优化调整的意见,切实将问题解决在启动审批程序之前。
目前,株洲市生态环境局承诺办结时限已缩短为6个工作日(法定时限为30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