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样本。记者/杨凌凌 摄
▲转运样本管。记者/杨凌凌 摄
策划/邱峰 执行/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杨凌凌 通讯员 罗金鹏 李建辉
“别紧张,发‘啊’的声音就行。”“好了,拿好东西从这边走。”8月6日上午10点,家住渌口区,在芦淞区务工的居民何淑苗,到庆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第一次核酸检测采样。用棉签刮完的咽喉部位,略有点干呕,她用力咽了咽口水,然后沿着安全线走了出去,心里一阵轻松,感觉完成了一件大事。
从咽拭子完成,到样本运输,再到上仪器检测,一份核酸样本是如何完成检测的?当天上午,本报记者跟随采样管的“足迹”,全程跟踪核酸采样、送检到实验室的过程。
第一站:取样
棉签刮完,10份样本被装入一支采样管中
芦淞区庆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既是采样点,也是转运点。8月6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现场时看到,居民自觉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有序排队等着采集样本。
咽拭子标本采集是核酸检测的第一步。居民何淑苗今年42岁,家住渌口区,几年前在芦淞区找了一份工作,为了生计每天奔走于两个地区之间。
上午10点,在信息录取台,何淑苗被编入一个10人混采组,她掏出身份证,在红马甲志愿者的帮助下,在电脑中录入身份证号码等个人资料信息。随后,一组10人依次至采样台前,每个人用了十几秒钟完成核酸采样,10份样本被装入一支采样管中。
第二站:转运
2小时内运走,所有防护措施做到一丝不苟
每个采集台都有一个采样管的保存箱,护士们把采集好的样本管经过消杀、包装后,放在有冰块的保存箱内。
中午12点,核酸采样工作告一段落。一辆标注着“庆云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核酸转运车在约好的时间内,停到了卫生服务中心院子里。而在转运车来之前,护士们已经把30多支样本管归集到一个蓝色的生物安全转运箱内。
双方交接,消杀完毕。全副武装的护士长言江将蓝色样本箱转移到了转运车上。
“我们上午的量不多,但30多支样本管就是300余人份,要确保转运的所有防护措施做到一丝不苟,不允许有一丝偏差。”庆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邓梅告诉记者。
记者掐表算时间,从居民采样到样本转运,基本在两小时内完成。
第三站:“入舱”检测
高科技仪器加持,最快4小时可出检测结果
12点过5分,转运车到达汇通金港的“极光号P2+移动式核酸检测实验室”。在这里,核酸样本将开启一趟全新的“旅程”。
“极光号”的检测团队由市二医院检验中心王诏书、刘一平两位专家领衔的十名检测人员组成。大家分两班,为芦淞区乃至全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提供检测支持。
8月5日下午1点,庆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运的核酸样本到达实验室标本接收区后,经过信息录入,有专人将样本通过传递窗送到样本处理区。
“检测员拿到样本后,通过灭活、再次信息录入、加样、核酸提取,然后传递到扩增区;对每个样本中的核酸进行扩增,随即由计算机分析曲线,得出分析结论,最后审核结果上报系统。”王诏书说。
“看起来简单,其实每一步操作都要小心翼翼,动作要轻,手法要柔。”刘一平形象地介绍,标本到了实验室,并非就能直接用于检测,需要对标本进行震荡混匀,使样本管内核酸均匀分布。然后,检验人员再将标本里的核酸提取出来,才能进行扩增和判读。
而面对大量标本,检测人员往生物安全柜前一坐,连续拧开一个个盖子,戳上枪头吸取每一个标本,虽然操作繁琐,但要保证每个动作精准到位,不出差错。他们从上到下穿戴全套防护装备,往往一会儿就全身湿透。
一份样本从登记进舱,到结果出舱,需要多久呢?
王诏书表示,“实验室接收到核酸样本,算上中间各个环节的衔接时间,约4个小时,一份核酸样本的检测结果就可以知道了。”
最后一步,核酸检测报告单将与成千上万个检测结果一起,由其他工作人员“接棒”,再匹配到个人健康码。
目前株洲市核酸检测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会第一时间发送给相关信息平台,由信息平台将数据导出、再匹配到个人健康码。因为数据传输量较大,核酸检测结果展示会有一个过程,若您未查询到检测结果,请安心等待。查询结果可点击湖南省居民健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