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郑炜青
爱心寄语:贫困只是一时的家庭处境,希望孩子们能向前看,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公益之路
从2018年到现在,每年都参与金秋助学,今年是第四年了。
8月1日,株洲晚报2021金秋“助学10元捐”收到最大“单笔”捐款:3000元。8月2日下午,晚报志愿者邹满珍通过捐助平台的后台联系电话与捐助人取得联系,了解到捐款人是我们的助学“老朋友”——李超、张靖夫妇的儿媳。双方互加了微信后得知,老人本来是准备要记者上门去拿,但考虑到疫情原因,又耳背,便委托其儿子想办法完成捐款。
李超今年93岁,1944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离休前任湖南省铜山岭有色金属矿党委书记。他的妻子张靖则是解放军战士,今年88岁。因儿子和儿媳都在广东,两老目前都住在养老院。
公益之路
从2016年到现在,已经连续6年参与助学,且每年都是捐款1000元。
8月3日下午,微信好友“王哥”(真名王庭辉)给记者微信转账1000元。他说:“又该助学了,委托你帮我捐助给需要的孩子。”
王先生曾经是一名液化气店的送气工,与记者住在一个社区。在记者的记忆里,他每天都穿着送气工的工作服,开着摩托车,车子两边都挂着液化气罐……
4日下午,记者电话采访王庭辉。他说:“因为小时候家里穷,我没读过多少书。现在,自己有一些能力了,希望能给家境贫困的孩子一些帮助。”据了解,曾经的送气工王庭辉,这四五年一直在芦淞工业园经营着一家液化气送气点,“虽然生意不怎么样,但给孩子们的这点小心意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