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政策制度下,素质教育课程也走上了“唯考试论”之路。 受访者供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成姣兰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双减”政策发布,立即引起了各方关注。今年暑假的课外培训班还能上吗?家长们对“双减”怎么看?
课程暂未调整,素质教育培训成转型热点
培训机构
记者走访市内培训机构集中的商圈发现,暑假培训依然火热,并未受到“双减”政策的影响。对于接下来的课程安排,株洲某知名培训机构有关负责人表示,暂时未调整。他说,“双减”政策的公布,相当于向业内投入了一枚巨型炸弹。这几日,同行间的电话不断,抱怨的声音也很多,但真正能理清政策的不多,只有静待省、市的落地政策。
在一培训学校负责人交流群里,对于如何应对“大变局”,大家展开了头脑风暴。有人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尽量低成本在本学科内拓展。在“素质类课程可以增加哪些领域”的话题接龙下,练字、魔方、机器人、口才、英语、绘本等项目不断增加。其中有人提出,要将周末素质课程作为常规课程考虑,并探索如何利用周末素质类课程引流转化到周中的有效办法。
本次“双减”政策中,学科培训首当其冲。作为以美术教育为主的培训学校,株洲一连锁培训学校校长也感受到了压力。“学科类为什么首当其冲被整治,主要还是过去市场发展太野蛮。随着原有培训机构纷纷转入素质教育培训,如不顺势自我规范和完善,同样面临着国家的规范。”他认为,政策大的趋势不会改变,回归教育的本质,将主营业务做精做深,是未来立足的根本。
期盼“减负”,但也很纠结
家长
陈先生有两个儿子,大的即将高三,小的马上一年级。“暑假比平时还忙,英语、跆拳道、主持人、游泳、跳绳……我数不过来。”这些年,为了送儿子去各种培训班,妻子放弃了公司的主管职务,全职在家带娃。各种培训班一年少说也要七八万,对家庭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
“并非我想给他们学这么多,老师推荐这推荐那,不学抹不开面子,再加上别人都在学,被焦虑推着前进。”陈先生说,如果大家都不学了,自然就少了压力,小孩也能自由成长。
记者采访发现,从孩子幼儿园开始,家长在老师“引导”下报各种培训班的不在少数。如何加强对老师的监管,彻底斩断老师与校外培训机构的利益链,是家长对“双减”政策的关注重点。
也有家长提出,规范是应该的,但不希望一刀切,“孩子平时学习吃力,若不在假期补一补,升学很困难。如果培训班全部挪到工作日,家长只能累上加累。”
“不改变考试制度,最终都将是治标不治本。”陈先生说。
促进家校共育,减少盲目焦虑
建言
7月29日,我市发布校外培训学校白名单。经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审批,729家培训机构榜上有名。
一大型培训学校负责人表示,无证校外培训点、家庭作坊式培训点远远超出这一数量。近年来校外培训的野蛮生长和无序竞争,也有监管、服务和指导缺失的责任。整治公办学校老师开展隐形校外培训、规范天价收费问题、加强校外师资准入等等,政府部门应该担起市场秩序的监督责任。
在他看来,想要彻底为家长和学生“减负”,要在全社会达成“尊师重教”的共识,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提高教师工资水平,出台实打实的政策引导高素质人才进入教师队伍,让教师一心一意搞教育。此外,促进家校共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素质,减少盲目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