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北路沿线近3000株紫薇花开得正好。 记者/伍靖雯 摄
进入盛夏,长江北路上近3000株紫薇花开得正好,淡红或紫色的花朵挂满枝头,给炎炎夏日“妆”上一丝淡雅。而再过不久,便是泰山路沿线上万株黄花槐的“主场”,接着还有桂花、银杏和红枫登台……赤橙黄绿青蓝紫,穿行在株洲,不知不觉就让人感叹,这座城市在绿起来的同时,为每一条街“定制”了应时开花的美丽画卷,一条条色彩鲜艳的景观大道正在成型。
从“绿化”到“彩化”,株洲正在演绎缤纷之美。
天元区有了“紫色大道”
缤纷多彩的株洲,就从正当时的“紫薇花海”说起。
昨天中午,驱车从嵩山路转入长江北路,眼前便是一片深深浅浅的紫色——2600米长的绿化带内,近3000株紫薇各自舒展身姿,衬得天空都晕染了花朵的颜色。
紫薇的花朵细密,一小朵一小朵团在一起,抱成一个花球,花球中还有数不清的花骨朵含苞待放。
天元区园林绿化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这里是继嵩山路的银杏大道后,他们在辖区重点打造的第二条观花大道,希望为市民提供不同季节、不同色彩的城市风景。之所以选择此处,是因为长江北路连通株洲大道,是株洲的西大门,道路宽阔,有大型景观绿化的实施条件。
当时对花种的选择除了考虑要适应株洲气候、易成活,还要求花期长。而曾被称颂“似痴如醉丽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的紫薇,其实还有“百日红”这一别名,原因是其花期可以从7月一直延续至10月,最终成功获选。
“去年底以来,经过细致修剪、施肥,今年的开花效果可以说是历年最佳,欢迎市民前来观赏、拍照。”该负责人说。
为城市“添彩”
目前,株洲城区176条主次干道的绿化普及率达到100%,城市随处见绿的同时,如何让园林绿化景观变得更美、更多彩?
精细化城市管理的思路下,我市城管园林绿化部门结合道路环境综合治理、游园绿化新改建等工作,加大色叶树种、观花树种的应用比例,“多树种、多色彩的配置,除了让城市更缤纷生动,也进一步提升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市园林绿化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
比如,天元区神农大道紧挨神农湖的一段路,被誉为株洲的“红枫大道”,这里有一批原产于美国东海岸的红枫,经过逐年养护,目前已初具造型。这是我市首次在行道旁大道使用此树,看重的就是其观赏效果。
除了嵩山路上金黄的银杏,每年8月起,泰山路上超过1万株黄花槐盛放,也带来另一种明艳的黄。
除了不同色彩,高低错落也是让景观更有看头的手法之一。中环大道及周边风景林带,栽种的多是常绿、落叶的树木。“去年以来,我们在这里逐步增加了乌桕、枫香树等,在单一道路构建多层次、季相变化明显的园林景观,对现有道路实现绿化提质。”上述有关负责人介绍,比如枫香树,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的就是枫香树林,通过这一模式打造不同风格的景观绿化带,最终可逐步整合形成贯穿城市的“彩色长链”。
街角、社区处处是“花园”
除了层次,精细化思维下,城市绿化还要求疏密有致。
今年,我市在城区街头新建提质50处“微公园”,充分利用社区街头空地,通过配置不同品种、规划的树木和花卉,打造“一园一品”,为市民带来“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公园城市生活。
这一过程中,对于树种运用的选择变化也很明显。“以前的公园、游园多选用观叶植物,现在处处是花园。”上述有关负责人介绍,相较树木,开花植物更具色彩表现力,以前市民赏花要去公园等景点,现在家门口便是公园,而随着亮化、休闲等设施配套逐步完善,也让“彩化”的小游园更具功能性,符合市民需求。
不仅是大大小小的公园,在株洲,鲜花已不再局限于庭院围墙内的特定区域,而是“走”进了沿街花箱,形成各色“花墙”,成为串起城市“彩色长链”的点缀。比如,芦淞区在湘江风光带河东段沿线打造了两处立体花墙,以及芦淞大桥等区域的三角梅,都成为大家拍照常见的取景点。
“从单纯的绿化逐步实现美化彩化,这不仅是打造宜居城市的需要,也带动我市的苗木产业转型。”上述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素以苗木繁育闻名的云田镇内,近几年根据市场变化增加了花卉品种培育,同时通过对花卉基地进行智慧化改造,实现浇水、施肥、控温等流程精准控制,保证花卉品质,可有效带动我市的花卉苗木进一步走出去。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伍靖雯 通讯员/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