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汤大姐冒酷暑送来2000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成姣兰

    ●爱心寄语:进入大学,要更多地参加志愿活动。个人小小的能量,汇聚成海,能成为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关键力量。

    ●公益之路:说起姜汤大姐韩无盐,估计不少人都知道,她在火车站为大家免费送姜汤,竟有13年之久。姜汤大姐连续4年参与晚报金秋助学活动。在我的记忆里,晚报的公益活动,姜汤大姐绝对第一个到场。

    昨日中午下班,匆匆吃完中饭,她就顶着烈日,骑着电动车从工作单位芦淞区政府赶到报社,30多分钟的烈日炙烤,只为送来2000元助学款。这是晚报金秋助学活动昨日启动后,收到的首笔现金助学款。“少是少了点,我就是想支持晚报的助学活动。”韩无盐倒显得不好意思了。

    她急着给服务对象送姜汤,匆匆道别,我送她到报社门口。看她捣鼓反光镜半天也装不上,不禁心疼起来。这辆电动车,每天带着她满城跑。疫情后,她从以前的去火车站送温暖,转为为特定对象送姜汤。每天早晨在芦淞区政府大厅送姜汤,中午骑着电动车给几个重点“大肚腩”攻克对象送,还要监督他们喝完。“他们都知道喝了好,但是难在坚持,不监督不行。”韩无盐说,在她的监督下,有个坚持了两年的“大肚腩”终于平整了,她觉得很自豪。

    从金秋助学到为特困群众送年货,再到365天自购食材为亚健康人群熬煮姜汤,韩无盐没有算过细账,也从未吝啬过。但对于自己换车和其他需求,她永远是一句话:“够用就可以了。”看着她远去的朴素身影,我湿润了双眼。

    经过前期周密筹备,晚报金秋助学正式启动了。下周,我们5路记者将深入县市区贫困学生家中,进行实地走访和调查,确保每一个名单,都真实有效,每一笔捐助款,都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如果你也和姜汤大姐一样热心公益,想要为我们贫困学子大学之路助力,可以拨打我们活动总指挥、晚报志愿者联合会会长郑炜青的电话:13873320022。

    相关新闻

    株洲晚报金秋助学回顾(二)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郑炜青)2003年,是株洲晚报牵手贫困生的第二年,从当年7月18日开始至8月23日助学见面会落幕,累计筹款27万元,资助大、中、小学贫困生175名。

    昨天下午,记者在株洲日报社图书室翻看这一年助学的篇篇报道时,仿佛又见到那一幕幕助学的热情,仍然为之深深感动。2003年的8月11日,唐人神产品助学大义卖,大家冒着酷暑,分赴城市各区叫卖的声音犹在耳边回荡。当天义卖,共得义卖款2万余元,其中,株洲硬质合金集团团委发动职工购买,一家筹得义卖款1.6万元。

    2003年金秋助学,主办单位有两家,分别为团市委与株洲晚报。在团市委的组织下,各级团组织对助学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而株洲晚报也为之付出了人力和财力,花费资金3万余元。记者驱车下乡采访,山路崎岖,采写了大量新闻稿件。

    ●2003年,捐款4000元以上的单位有:

    唐人神集团,捐款现金50000元。

    不愿透露姓名的无名人士捐款30000元。

    湘银房地产公司捐款20000元。

    株洲书城捐款20000元。

    天台山庄捐款5000元。

    华煤南方水煤浆环保实业公司捐款5060元。

    荷塘国税分局捐款4300元。

    工商银行株洲分行捐款4000元。

    平安人寿株洲分公司捐款4000元。

    株洲晚报全体记者捐款4000元。

    另外,还有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各捐款4800元和4000元。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