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建市70周年厂矿生活记忆展”开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7月8日,株洲建市70周年厂矿生活记忆展开展。赖杰琦 摄

    ▲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株洲生产的金鸡电池、松鹤自行车、湘江氮肥、光明玻璃等产品,都曾风靡一时。赖杰琦 摄

    ▲从《新订湘潭城乡区域现势图》上可以十分直观地看出,早在1922年的时候,株洲的铁路交通就已经十分发达。赖杰琦 摄

    ▲六〇一厂职工业余学校于1965年4月4日颁发的结业证书。赖杰琦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赖杰琦

    株洲拥有众多工业企业,并由此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厂矿子弟”“厂矿生活”。今天,全面展现株洲厂矿生活记忆的“株洲建市70周年厂矿生活记忆展”在天虹百货三楼正式开展。

    走进现场,一幅名为《新订湘潭城乡区域现势图》挂在十分醒目的位置。图上东北角的位置处,白马垅、田心、白石港、白关铺等一批地名清晰可见,粤汉铁路与株萍铁路的交汇也一目了然。展品提供人、双元堂旧书屋主人宋林云介绍,这幅图是根据1922年图版复制,“株洲因铁路而建、因铁路而兴,从图上可以十分直观地看出,早在1922年的时候,株洲的铁路交通就已经十分发达。”

    作为工业重镇,工业在株洲的历史印记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株洲生产的金鸡电池、松鹤自行车、湘江氮肥、光明玻璃等产品,都曾风靡一时。展览现场,这些承载着工业印记的老商标、老物件,在布展期间就引得一些市民流连忘返。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李小姐表示,展览勾起了童年的回忆,她指着展出的那张印有“湘江氮肥厂雪糕”的包装纸和身边朋友说:“小时候最爱吃的是六〇一厂和冶炼厂的雪糕,不管是牛奶味还是绿豆味,都吃得津津有味。”

    在一张1965年4月4日颁发的结业证书上,清晰记录下了时年27岁的曾光彩,在六〇一厂职工业余学校电气中专班修完了高等数学课程的内容。厂矿设置学校,在当年并不少见。以石峰区为例,自1957年9月“株冶”子弟小学诞生后,“株钢”“株玻”“株化”以及桥梁厂、省建五公司、洗煤厂、麻纺厂、电厂等企业陆续创办了各自的子弟小学,到1996年底,石峰区的厂矿子弟小学达到13所。除小学外,不少厂矿还设立了初中部、高中部,各类职工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活动主办方负责人、株洲发布总监舒凡表示,株洲记忆的展览已经办了好几年,这次将主题定为“厂矿生活”,是因为在很多株洲人的记忆里,厂矿就是家乡。“大的物件可能难以留存,但这些小件的、民用的株洲生产的物品,我们把它收集起来后再展览出来,也许能让新老株洲人有个念想,可能在观展中能勾起大家一些回忆。”

    据悉,本次展览有72框,总计3000余件展品,涵盖株洲自1951年建市以来的各类票证、商标、文件、照片等类别。现场还设置了一个生活区,用各类老物件还原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普通家庭陈设。有兴趣的市民可于本月底前,前往现场免费观展。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