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将军村”的产业转型之路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陈驰)攸县黄丰桥镇樟井村地处罗霄山脉中段,革命战争年代,村里走出少校以上军衔10人,其中少将军衔3人,被誉为“将军村”,也是攸县14个湘赣边区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随着乡镇煤矿企业关停并转,村里几乎没有产业,村民们靠外出务工来维持家庭生计。

    今年来,该村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中,抓住机遇,走出了一条从靠山靠天吃饭到生态种养的转型发展之路。

    成立合作社,让产业发展多元化

    7月初,记者来到了樟井村,只见山峦起伏,满眼翠绿,山风里夹杂着清凉。

    村党总支书记陈望顺告诉记者,樟井村山多地少,种植困难,是典型的偏远山村。以往,村民靠在工矿企业做事或外出务工来维持生计。

    近年来,伴随着煤矿企业的关停并转,攸县吹响了产业转型的号角,可樟井村没什么支柱产业,与邻村相比,水稻种植也不占优势。

    村支两委与村民们多次商量好,决定利用好当地的绿水青山发展种养殖产业。3月份,村里采取村集体和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入股的形式,成立了攸县途途乐种养合作社,把村里所有抛荒的土地,全部集中流转起来,分为三大块,用来种植西瓜种植、黑木耳和开放蔬菜综合园,以此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村民陈建亮表示,利用荒山荒地搞种养,才能活跃乡村经济,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养殖鲈鱼,让村民口袋鼓起来

    为了实现产业多元化,樟井村又搞起了鲈鱼养殖,建起了鲈鱼专用养殖池。

    6月底,山谷里,村民们正忙着投放今年第一批鲈鱼苗。两个手指大小的鲈鱼苗,从一山之隔的温水村来到樟井村。

    “鲈鱼对水质要求高,樟井村的水比较恒温,冬天也有18℃,适合鲈鱼生长。”攸县途途乐种养合作社社长廖金志介绍,樟井村海拔1000余米,平均气温比城区低。独特的地理环境,村民们萌生了养殖鲈鱼的想法。

    樟井村养殖的鲈鱼为加州鲈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鲈鱼逐渐走俏市场。樟井村村党总支书记陈望顺告诉记者,村办企业——攸县五行泉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直从事鲈鱼养殖,从鲈鱼的种苗到后期养殖,技术过关。

    目前,合作社第一批投放了10万尾鲈鱼苗,养殖期一年。明年此时,这批鲈鱼苗正式上市。

    廖金志说,每条鲈鱼的养殖成本大概8.5元,按现在市场行情,每条鲈鱼上市可以卖到20到25元。养殖10万尾鱼的成本85万元,除去成本算下来有130多万的利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