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董明亮的“明亮人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董明亮(前排左)和他的部分团队成员。记者/何春林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何春林

    19年前,20岁出头的董明亮因意外截瘫,肢体一级残疾,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感觉“整个天都塌下来了”;7年前,董明亮主动走出“阴暗”,学习技能,组织残友们居家工作;2年前,董明亮成立了公司,带动了200多名残疾朋友就业……昨天,不惑之年的董明亮向我们讲述了他的故事。

    帮人工智能采集数据 助两百余残友居家就业

    如果不是乘坐轮椅,很难将董明亮和残疾人挂上钩。

    董明亮白净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红色的短袖将他衬托得精神抖擞。沟通中,董明亮声音洪亮,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董明亮的公司位于石峰区株化生活区。这间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床、电脑、电脑桌是最主要的家具。一走进去,就听见了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坐在轮椅上的董明亮,正通过QQ群“遥控指挥”残友,将海量的语音翻译成文字,完成转写、标注,逐步“教”会人工智能音箱听懂各地方言、英语等。

    2019年,董明亮在原来工作室的基础上,注册成立了株洲明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的研发流程大致可分为素材采集、AI标注、算法研发、结果验证四个步骤。海量的文字、音频、图片、视频等素材在进行算法研发之前,都需要先由人工进行分类和标记。

    “天猫精灵,打开台灯。”“小爱同学,定一个明早6点的闹钟。”“小度,小度,请讲个笑话”……如今,人工智能产品不仅能听懂普通话,还能用广东话、长沙话、英语实现人机对话交流。董明亮和他的团队就是这些“聪明”应用背后的服务者。

    “我们从事人工智能基础数据部分的工作,通过网上招募残疾人标注员、质检员,线上、线下居家就业增收。”董明亮自豪地说,他们与百度、海天、爱数、数据堂、虎课网等公司都有合作,吸引了全国各地200多名残疾人共同从事AI数据服务、采集及标注,户型图绘制、图片字幕上传等业务。

    自我封闭三年不愿出房门,“绝食”三天想通了

    很难想象,董明亮是怎么挺过来的。

    2002年,高中毕业后的董明亮前往广东一家混凝土制品公司工作。在那里,因为一场意外造成腰椎受伤截瘫。21岁的小伙子,原本活蹦乱跳,突然只能躺在病床上过日子,即便是康复训练了整整三年,腰部以下至今没有任何知觉,相当长一段时间大小便无法自理。

    2003年,出院后的董明亮回到了石峰区,和母亲租住在一间二三十平方米的房子里。

    “我当时觉得天都塌下来了,住在三楼的我三年没有下过楼,整天躺在床上不知道白天黑夜。”董明亮说,除了行动不便外,更主要的是自己不愿接受截瘫的事实。“最倒霉的事情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我居然成了一个废品,吃喝拉撒都要母亲护理。”董明亮说,他精神一度崩溃,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

    幸运的是,董明亮最终勇敢地走了出来。“只有打开心扉,勇敢迈出第一步,一切就顺其自然了。”董明亮说,整天窝在家里的他也陆续加了一些残友QQ群。在群里,有针对残疾人的培训机构,更有天南海北的残友,残友们互相鼓励,互相打气,一起前行。

    “死了不能当饿死鬼!”“难道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吗?”“人一辈子除了自己外,应该还有其他有意义的事情……”董明亮告诉记者,有一次自己整整三天三夜没有吃饭,脑中在不停地想事情。也就是这一次,他彻底想通了,打开了心结,决定主动走出屋外,看绿草、听鸟叫,接受新的世界,让世界认识新的自己。

    从自卑到自信,只身坐着轮椅进京谈业务

    调整心态后,董明亮继续康复训练的同时,会主动和邻居们聊天。

    2014年,董明亮在一个残友群里认识了湖南成才职业培训学校的朱德俊老师。2017年,在残友和朱老师的鼓励下,董明亮参加了湖南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开设的语音标注培训班。

    期间,董明亮自费学习Word、Excel、PS等网络技术。他的刻苦打动了老师,让他当上了小组长,第二个月的工资就突破了2000元。

    2017年10月,董明亮和在工作中认识的残疾人朋友,成立了明亮爱心一号工作室,组织残友们一起居家就业。

    董明亮坦言,一开始谈业务并不顺利。“那时候很尴尬,跟人家聊天时我都低着头,因为很自卑。”

    2019年,董明亮注册了株洲明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前是帮人做业务,兄弟姐妹们待遇不高。”董明亮说,现在公司有实力,就应该自己做。

    当年10月份,董明亮坐着轮椅,从株洲出发,只身前往北京中关村。第一次来到首都,董明亮发现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一切都蕴含着希望。在北京,他坐着轮椅登门拜访了中关村的两家互联网公司,洽谈标注业务。

    “你们不需要同情我们是残疾人,把我们当正常人对待就是,我们只拼业务质量。”每到一家公司,董明亮都会强调,“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您给我们一次机会,在同等条件下,让我们试一下,合格了再让我们做,就可以了。”

    回株洲不久,对方公司发来了试标项目。“我就带领了七八个人,每天加班加到一两点,如期如质完成了任务,最后那个项目我们就试标成功了。”董明亮说,团队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得到了甲方公司认可,对方与他签订了长期的合作意向。

    “找到生活和奋斗的目标就不要停下脚步”

    在董明亮的床上,摆着五个厚厚的枕头。董明亮截瘫,不能久坐,但有时业务时间紧,任务来了,他经常趴在床上,按时把活干完。此时,他会将枕头垫在胸下支撑身体,抬着头盯着电脑屏幕,这样双手可以完全空出来敲打键盘,脖子也会稍微舒服些。

    即便如此,工作半个小时左右,脖子就会酸痛,有时候手会麻。这个时候,董明亮会“扭一扭脖子,甩一甩手”休息几分钟。

    “找到生活和奋斗的目标就不要停下脚步。”董明亮说,与当初的自卑、对生活丧失信心相比,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因为自己的能力并不比正常人差。

    肢体三级残疾的陈江理,2020年失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去年8月份,陈江理来到了董明亮的团队从事语音标注工作。陈江理说自己以前干过快递,现在的工作比之前安全,工资也能达到3000多元,还有免费的培训机会和学习平台。他对此非常满意。

    渌口区的莫森林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大部分时间只能在轮椅上度过。2018年,莫森林加入了董明亮的团队。“每天的工资从最初的几块钱,到现在的一天上百元,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莫森林说,梦想就是一步一步地来,他想游遍中国的大好河山,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父母的重担。

    “现在,我的生活状态好了,每个月能有一万多元收入,但我不满足于此,未来我想有更大的发展。”董明亮说,现在公司场地比较小,常驻残友只有10余名,希望找到一个更大的场地,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树立信心,带动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创业就业,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采访最后,我们获得一个好消息,董明亮被邀请去参观了一个为残疾人朋友设立的创业孵化基地。里面,有更健全的创业培训体系,有更宽敞和明亮的创业场所。

    董明亮离他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