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5年增殖放流让湘江休养生息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现场。 记者/王军 摄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王军 通讯员/尹照)7月5日,我市举办2021年湘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天元大桥东市渔政码头放流300万尾鱼苗,补充湘江渔业资源。

    据调查统计,历史上湘江流域的鱼虾蟹龟贝等品种有267种,高等水生植物111种。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工业污水排放、拦江筑坝等因素,鱼类生存环境恶化。目前,湘江检测到的水生生物品种仅100多种。

    从2007年开始,株洲坚持每年在湘江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2013年,我市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在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实施湘江株洲段89公里水域春季禁渔制度。

    在有效补充渔业资源的同时,我市还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纵深推进,目前全市退捕渔民上岸转产、退捕渔船网具回收处置、“三无”船舶清理处置等工作全面完成,基本实现了“四无四清”的总体目标。一“禁”一“补”,让鱼儿休养生息。

    据了解,今年增殖放流活动将向湘江、渌江、洣水等水域放流鱼种1500万尾,其中湘江放流500万尾,本次放流300万尾,品种为青、草、鲢、鳙、细鳞斜颌鲴、黄尾鲴、中华鳖等,规格有夏花和大规格鱼种。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