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 传承炎陵红色文化

  • 上一篇
  • 下一篇
  • 1907班 吴皓轩

    证号:21101882320

    指导老师:潘续红

    炎陵,这块古老又神奇的土地,有着源远流长的炎帝文化,炎帝神农氏尝百草、种五谷,救治百姓,造福人民。在我们炎陵县鹿原镇神农的安寝之地,至今人民每年都为神农氏扫墓,缅怀他的功绩,歌颂他的美德。

    我们炎陵县的红军标语博物馆,留存着许多革命先烈历经沧桑的红色印记。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斗争,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炎陵县是名副其实的革命圣地。那些斗争中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红军博物馆内保存着339条红军标语,当年红军在炎陵县留下的这些标语,如“见字如面”,字里行间流露出广大军民挥笔写革命标语时的喜悦与激动,从中可以窥见当时军民亲如一家、共同战斗生活的振奋人心的场景。现在,红军留下的标语已经成为炎陵人民的宝贵遗产,它们与红军标语博物馆一起永远扎根在革命老区。

    “工农兵苏维埃万岁!”这条充满着坚定信念的红军标语,书写在炎陵县城内。在它的背后,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个班的战士奉命掩护宣传小组在炎陵县赤白交界处书写红军标语,当宣传员把“工农兵苏维埃万岁”写到“万”字时,突然遭到地方挨户团地袭击,不幸中弹牺牲。紧接着,另一个宣传员立即爬上梯子准备去把标语写完,班长、战士们开枪掩护,可是当第二个宣传员刚要挥笔写时,又中弹牺牲了。班长见状大吼一声:“继续掩护,我去完成任务!”他捡起掉在地上的棕壳笔,飞快地爬上梯子,很快就把“岁”字写完,可就在写感叹号的最后一个圆点时,敌人的子弹射中了班长的后胸,鲜血从衣服渗出来把梯子都染红了。只见班长左手扶住梯子,右手把稳笔,在墙壁上用尽最后的一口气划了一个圆圈,然后连人带梯倒在了地上,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一条标语,一个悲壮的红军故事。

    习总书记说过:“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收藏的每一条标语,都是当年红军战斗生活的印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取得胜利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炎陵人民代代相传的红色文化。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传承炎陵红色文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为建设我们的大美炎陵,描绘出更加宏伟的蓝图!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