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外国语学校毕业生为老师系上蓝丝带。 通讯员/王佳奕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成建梅 通讯员/旷瑶 王佳奕 李梓萱
6月,是一个毕业的季节。
刚刚参加完高考的高三学生,已经开始有了对三年高中生活的依依不舍;参加完中考的初中生,重回校园在毕业仪式上为老师系上代表着感恩、鼓励、关怀和爱的蓝丝带;即将踏进中学校园的小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校园各个角落伸出剪刀手快乐合影……
足足的仪式感,使学校能够成为“称之为学校的神圣之地”;真实场景的体验,让同学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表达,也学会了爱。
春季学期即将结束,暑假已经在不远处招手。连日来,记者走进全市中小学校,记录学子们的毕业时光。
这些瞬间,不仅仅是道别,也是重要的成长时刻。
市二中
网络直播毕业典礼吸引22万粉丝
“昨天的你,还带着三年前的稚气;今天的你即将带上成熟、睿智踏出校园。愿你我都前程似锦,未来可期!”市二中校园,“毕业了”签名留言板上,毕业生们含泪写下留恋与不舍。
6月20日,市二中举办2021届“汇青春之力 聚时代之光”高三毕业典礼。毕业生们用自己的方式,定格校园记忆,让毕业典礼成为三年来最美好的时光。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恰是风华正茂,依然青春少年。追寻先辈足迹,赓续奋斗精神;奋发自强、拼搏不息,远征星辰大海,归来仍是少年!”毕业典礼上,市二中学子倾情献唱建党百年歌曲《少年》。
“三载励志求学,一朝鲲鹏展翅。”拨穗正冠仪式上,许多学生眼含热泪。
市二中校长曾湘漳说:“你们有多优秀,国家就有多强大,你们有多卓越,民族就有多辉煌!”
本次典礼全程网络直播,吸引了22万余人观看。许多不能亲临现场的毕业生、家长纷纷留言:“感恩所有辛勤付出的老师”“祝孩子们前程似锦……”
市外国语学校
为恩师系上蓝丝带
真挚诚恳的家长、学生代表发言;振奋人心的赠书、授旗仪式;感人至深的诗朗诵、师生寄语……深深目光中,珍藏一段回忆,送别一场陪伴。
6月22日,刚刚结束了中考的市外国语学校毕业生,完成了他们最后一次年级活动——毕业仪式。当日,毕业学生将书籍资料亲手交给下一届学生,传递环保理念,也勉励学弟学妹发奋努力。让人潸然泪下的环节是“情系蓝丝带,挥别成长门”:学生们走向自己的恩师,在老师手臂系上代表着感恩、鼓励、关怀和爱的蓝丝带,老师拥学生入怀,那些眼泪,是不舍,也是前行的激励。
“三年时光沉淀,慢慢凝结成回忆,初入校园的懵懂稚子,已经成长为肆意张扬的阳光少年。校园,与你在最好年华相遇,而今日,又与你在盛夏时节分别。虽确有不舍,却并无遗憾,未来道路,我们会奋力前行,我们期待再见!”2021届毕业学子齐声朗诵。
“这个时刻我永远不会忘记,将来走进高中校园、大学校园,我们永远会记得这群给了我们无私爱的老师。”毕业生蒋莉莉擦着泪水说。
“毕业时刻仪式感满满,就是要让学生记住这一刻,为孩子们继续前行积蓄力量。”校长饶婷说。
尚格小学
往事历历在目,泪珠无声滚落
尚格小学1502班是个毕业班。
“我们在这里相遇,我们又将从这里分别,我们曾经相互扶持、互相鼓励,那些岁月,将会成为终身难忘的记忆。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从最初的‘鸦雀无声’‘和尚念经’,到如今的书声琅琅,一读赢天下,我们从啥也不懂的小屁孩长成今日的翩翩少年……”班长话音刚落,已经有了孩子的轻啜,那是不舍。
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此刻都成为孩子们挖掘记忆的宝地。
砖红色的操场跑道,孩子们穿着校服在此奔跑,用相机留下小学难忘的记忆。图书馆内,拿起一本已经卷边的旧书,那是时光留下的记忆。书旧了,但那些知识,已经深深刻入脑海,也铺就1502班学子前行的道路。
同学们寄语那个被称为“天才”的同学,希望他收起“玩具”,成为真正的爱因斯坦。那个在班上有着“小书虫”外号的同学,班级同学也寄语:“希望你除了啃书,还能下笔如有神,成为大作家。”
毕业纪念册,也写满孩子们的梦想与希望。
“愿你继续有吉他与漫画,继续诗歌与远方。”这是同学对班级女学霸的寄语。
“运动场上继续挥洒汗水,奔向梦中的军校吧!”这是1502班“跑姐”纪念册上的文字。
“还记得第一次见您,那及腰的长发和温婉的书卷气质,那是我们最美的相遇……”孩子们对陪伴他们成长的班主任刘老师说,多想再看一看您,您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我们,日日夜夜将我们的心灵灌溉,往事历历在目,泪珠无声滚落。
孩子们拉着刘老师,在校园各个角落留下合影,虽然有很多不舍,但孩子们知道,此刻他们从“格园”起航,将一路高歌,振翅飞翔。
为什么设计系列活动,让小学生毕业之际对校园留下深刻回忆?
“仪式感,会让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值得纪念。”刘老师说。
记者手记
让学生在仪式感中收获成长
成建梅
总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转眼间我们却要各奔东西。
毕业季,有很多别离的伤感,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许。如市二中毕业生所唱:“奋发自强、拼搏不息,远征星辰大海,归来仍是少年!”
开学和毕业时节,我市不少中小学校都会设计别具一格、新颖有创意的开学、毕业典礼。这些活动会在学生脑海留下深刻的记忆,这些记忆会伴随学生一生。
学校教育离不开仪式,学校举行的一切仪式都应该蕴含着神圣感,因为一次刻骨铭心的仪式,可以让学生终身铭记,胜过千言万语的“唠叨式灌输”。与此同时,每一次被设计得仪式感浓浓的场景,都是最好的体验教育:当建党百年歌曲《少年》在市二中毕业典礼上空响起,必定是一次最好的爱党爱国体验教育,也激励学子发奋学习,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
毕业季在继续,希望更多的爱党爱国仪式感教育走进公众视野,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实现自我教育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