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我身边讨好型人格的受害者往往都生活得很累,一种又卑又亢的累。
所谓的卑,就是这类人会强烈地认为自己配不上自己的人际关系,“我又没什么好的,别人凭什么愿意和我交际呢?” 一旦有这种想法,他们就会把别人和自己之间的关系视为一种屈尊和施舍,所以一旦有机会,这些人就会努力想证明自己的价值,进而表现的特别亢,朋友陪自己逛一会超市,恨不得都得给对方买一大兜子水果点心以示“歉意”,至于在外边聚餐,那也是一定要自己买单的,因为自己本不配和别人吃饭,别人既然花时间了,那自己就应该花钱,就这样,整天处于一种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状态,宁愿自己吃亏受罪,也要让身边人满意,是今天网络语境中PUA的完美受体。
其实,“自己不配”完全就是莫名其妙的想法,毫无事实依据,不仅折辱自己的人格,而且还把朋友想得很势利,仿佛别人是想占他们便宜才和他们交际的,讨好型人格者有些也能意识到问题所在,但就是控制不住,不由自主地纠结于这种战战兢兢的人际关系中。
讨好型人格者想讨好所有人,但这本身违背了自由的原则,因为讨好所有人这种想法并非出自理性决策,而是出于本性冲动,那这种人只不过是被欲望支配的奴隶,谈不上丝毫自由,而不顾实际情况地讨好别人,又何尝不是一种低层次欲求的奴役呢?只有自律才能带来真正的自由,用理性控制住嘴和裤裆是自由,用理性克制住自己拼命讨好别人的冲动,也是自由。
我为什么对讨好型人格的症状有这么清晰地观察呢?因为我就是这种人。
我想要自由,但这又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
(@河森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