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倍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军 通讯员 尹照

    农民富了,农业强了,农村美了,百年征程,农业农村工作取得历史性跨越。

    农业总产值相比1951年增长459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建市初期的422倍……一组组对比数据,无不显露出农业农村发展的强劲脉搏。

    农业品牌

    获得“两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有179个

    近年来,全市获得“两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有179个,涌现了一批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炎陵黄桃、茶陵红茶、攸县香干、醴陵油茶、王十万黄辣椒、白关丝瓜等“一县一特”产业特色明显。

    炎陵黄桃入选“湖南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通过了“中国优质黄桃之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标志认证。2020年,炎陵黄桃总产量5.18万吨、同比增长15%,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过20亿元,带动3.42万桃农人均增收近3000元。

    攸县香干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总产值从15亿元增长到19.6亿元,增长30.7%。白关丝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国标双认证”,种植面积近万亩,经济效益是往年的两倍。2021年中华茶祖节在炎陵县隆重举办,“洣溪茗峰”茶叶成为中葡、中苏建交国礼。“肖运忠”松花皮蛋、“湘春”蕨菜等品牌农产品远销到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地。醴陵玻璃椒、王十万黄辣椒等不仅产量大增且均价都提高25%以上。

    农民收入

    2020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40元

    2020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4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倍,是建市初期的422倍,“十三五”期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2%,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09:1。

    百万农民“洗脚上岸进城”,农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达17080元,占比达73.5%,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广大农民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再到追求吃得健康;从步行到骑自行车、摩托车,再到开小车;从住土坯房,到住砖瓦房,再到住小洋楼;从听收音机,到看电视,再到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伴随着祖国成长的步伐,广大农民的生活实现了“三级跳”。

    农村改革

    建成全省首个市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

    农村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等改革。

    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大锅饭生产方式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低下。1982年,全市农村全面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进入新世纪,全面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对主要农产品推行政策性保险,农业实现连年丰收。

    党的十八大后,我市全面启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完成确权登记颁证村(居)1151个、签订合同59.3万份、颁发证书58.41万份、确权面积226.8万亩,确权登记农户建档率达100%,合同签订率、证书颁发率均达到90%,广大农民对承包地吃上“定心丸”,安心进城务工经商,开创了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建成全省首个市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实现交易额超2.4亿元。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