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处路段开启防涝改造模式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伍靖雯 通讯员 殷作虎 朱熠)上个月,城区一些路段出现积水。接下来,雨水还会再临,这些路段能应对吗?

    昨日,市城管局市政工程维护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近段时间他们在城市各区排查发现了30处易积水点,已有26处通过对管道清淤疏浚等方式解决,还有最后4处相对比较严重的,需要对排水管道等进行修缮或更换,目前正陆续进行,预计下个月全部完工。

    这4处需要修缮的路段分别是炎帝大道与响泉路交汇处、红港路与红旗中路交叉口东侧、市电业局前的十字路口、荷塘区学府路附近。

    “这几处路段的‘病症’相似,主要是排水管道使用时间较久出现破损,或是排水能力不足。”该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比如上个月,市政队员发现炎帝大道与响泉路交汇处出现较大范围积水,经查此处的污水管道使用时间已超过十年,多处出现破损。目前,市政部门已对此处更换了管径500mm、抗压能力更强的高密度聚乙烯缠绕管,并对路面实施修复,预计本月底可全部完工。

    红港路与红旗中路交叉口东侧、市电业局前的十字路口以及学府路附近,则主要通过新增泄水井、排水管道等方式提质改造,预计下个月内完成施工。

    其中,红港路与红旗中路交叉口东侧的改造方案已出炉,主要包括新增泄水井和管径300mm的排水管道,加大此处的排水能力;市电业局前的十字路口处,则将新埋设一条管径500mm的排水管,并将文化路与合泰路的窨井连通,方便加速排水。

    学府路附近的积水问题,则主要是地势低洼,雨水管道易堵塞。目前的施工方案是在此处增设1座雨水检查井,并对检查井原上下游管道进行疏通。“这是初步方案,如果依旧排水不畅,则需要进一步增加排水管道,实现‘双保险’。”该负责人介绍。

    您如果发现井盖沉陷、道路坑洞、行道破损等市政设施问题,可拨打市政部门24小时应急热线28220110,市政队员将立即核实处置。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