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拼音:xīng),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可见,远在约4000多年前,我们的古人就开始仰望星空。
“晶”是“曐”的本字;而“星”是“曐”的异体字。
晶,表示众日同天、闪烁发光,即天穹夜幕中的闪烁星群。
当“晶”的“星群”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生”另造“曐”代替,表示夜幕中“无中生有”的星群。造字本义:名词,从空寂的夜幕中凭空出现的众多发光天体。
星星在夜空中是微小的点,所以“星”字又指微小的东西,如:汗星、唾沫星。
因为流星划过天空时会发出耀眼的光芒,“星”又引申为在某一领域有特别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如:歌星、影星、明星。
除开创造出来“星”字后,早在原始社会,古人就开始对星空的探索,绘制着自己的星图——二十八星宿。是不是感觉古人很厉害!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