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株洲车主有点烦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策划/李曙光 执行/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周蒿

    排放标准本来是为了减少有害物的排放,改善环境,但如果一辆车耗费了更多的油,动力还有所降低,这样的车还算得上环保吗?

    近日,以大众探岳为典型代表的众多车型因颗粒捕捉器堵塞问题引发频繁投诉,引起众多株洲车主的关注。很多新车主都担忧,自己的爱车是否加装了颗粒捕捉器?如果有,该如何防止颗粒捕捉器堵塞?

    车主投诉

    颗粒捕捉器堵塞导致油耗飙升

    “去年12月底购买的大众探岳330TSI豪华型,才行驶1400多公里,就出现了油耗翻倍,低档加速无力、低档异响等现象。”近日,株洲车主李先生向媒体反映。经检查,这些问题,是由于排气管中的颗粒捕捉器堵塞而引发。

    与李先生有相似烦恼的车主不在少数。“我是今年1月提的探岳280TSI豪华版,4月份开始出现油耗翻倍的现象,从原来的百公里9个油,一路飙升到百公里20个油。”株洲车主昊飞告诉记者。

    据央广网近日报道,根据汽车消费投诉平台收到的反馈,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2000位探岳车主遇到过因颗粒捕捉器一至六级堵塞而带来的烦恼。其中,车型包括330TSI两驱豪华版、330TSI两驱豪华版Pro及部分280TSI两驱舒适版、280TSI两驱豪华版车型。现象主要为油耗猛增、怠速提高、动力减弱等。

    记者了解到,除探岳外,大众途观L、柯迪亚克等车型关于颗粒捕捉器的投诉也在上升。

    昊飞曾向4S店咨询过解决办法,但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情况并不属于汽车故障。车主可以通过拉高速、到4S店执行颗粒捕捉器车间再生等方式解决。

    昊飞的车按照建议跑了两次高速后,基本恢复了正常。“但我很担心堵塞的情况会再次发生。”昊飞认为,这种方式没有从源头解决问题。因为,每次再生也只能恢复原来寿命的87%左右,最终堵到不能再堵的时候,只能进行更换。

    “以厂家的建议处理方法为准。”昨天,市区一位一汽大众营销经理对记者表示。

    记者调查

    应对国六标准,众多车型都安装了颗粒捕捉器

    颗粒捕捉器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堵塞?

    “这是为了应对国六标准的权宜之计。”市区一家汽车维修店老板李平告诉记者,今年1月1日实行的国六A排放标准对汽车尾气排放更加严苛,为了应对高要求,可以减少颗粒物排放的颗粒捕捉器应运而生。

    “对于部分汽车发动机而言,满足国六标准排放很难。”李平介绍,颗粒捕捉器的作用,就是最大化地将排放的颗粒物过滤掉,因此,很多人也将其比喻成安装在排气管上的一个“口罩”。

    但是,颗粒捕捉器的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时间长了,附着在捕捉器上面的颗粒会越来越多,形成堵塞。

    李平介绍,在颗粒捕捉器上沉淀下来的颗粒,原本可以通过温度较高的发动机尾气将颗粒物燃烧。但是,当发动机长时间运行在低速小负荷的工况下,排气压力较低,且排气温度较低,就无法让颗粒物燃烧。

    最终,排气不通畅会直接影响发动机进气和喷油量,进而影响发动机功率输出。“这也是车主们投诉的重点。”李平认为,考虑到国六上市的时间并不算长,而堵塞问题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后续类似的问题可能会越来越多。

    记者查询发现,加装颗粒捕捉器的并非只有大众一家。目前奔驰、宝马、奥迪、凯迪拉克、本田、斯巴鲁、马自达、雪铁龙等国际品牌以及哈弗、领克、吉利、长安、传祺等品牌都已经开始在车辆排气端加装了颗粒捕捉器(可在机动车环保网公众查询平台查询)。

    不过,车主也不必过于担心,由于与探岳颗粒捕捉器的技术路径不同,上述车型关于颗粒捕捉器的投诉还比较少见。

    业内人士介绍,其他未加装的品牌,很可能将在2023年7月以后(开始执行国六B标准)陆续加装。

    建议添加98#汽油 避免长时间短途行车

    厂家回应

    如果已经购买的车辆加装了颗粒捕捉器,如何避免堵塞?

    记者了解到,针对车主们的投诉,探岳厂家给出了几种方案,如让车辆维持一定的高转速跑几十分钟,也就是跑高速,利用高温燃烧堵塞的颗粒;到4S店执行颗粒捕捉器再生操作;或者直接更换颗粒捕捉器。

    “为了支持颗粒过滤器的再生,本公司建议避免长时间的短途行车。”探岳厂家表示,车辆要尽量加注高标号燃油,因为高品质燃油中硫、磷和杂质的含量更少,可以防止颗粒捕捉器堵塞。据了解,新款探岳已经明确建议加注98#汽油。

    不过,车主们对此并不买账。“这是明显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有车主认为,这些解决办法都会明显增加用车成本。作为刚需物品,有多少消费者买车是用来长途旅游的?大部分都是在城市中短途代步,为了支持颗粒过滤器再生,我们要天天跑高速吗?而厂家给出的另外两种方案,要么就是很容易伤车,要么就是价格昂贵,代价不菲。

    创新不能满足于“权宜之计”

    记者手记

    国六排放标准的升级步伐过快,打了所有车企一个措手不及。在发动机燃烧技术无法满足排放标准的背景下,加装颗粒捕捉器等后处理等方式、削弱动力成部分车企的“权宜之计”。由此形成的弊端,被车主们称为“假国六病”。

    车企应该意识到,提高排放标准,并不是国家“刻意刁难”,而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是对车企改良技术的不断督促,未来,排放标准只会越来越严格。

    从这层意义上讲,问题的集中爆发,也是在提醒车企们,技术创新,不能只满足于“权宜之计”,而应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攻克技术难题等从源头方面去解决。这也是国家要求高标准排放的初衷。

    消费者买车,是为了享受汽车带来的便利性,而不能因为车辆自身原因,被迫去适应车辆,反过来成为汽车的工具。希望厂商可以明白这个道理,积极解决问题,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将此事彻底解决。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