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老师认真辅导孩子。

    ▲音乐,为孩子们带来欢笑与自信。

    □ 通讯员 王亚 文/图

    1949年的法国乡村,失意的音乐家马修来到一所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这里的孩子大多是难缠的问题儿童,马修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改变现状,他组织合唱团,想用音乐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最终,马修将春天带到了这个被美好遗忘的角落,用音乐治愈了这些无处可去的问题少年。

    马修和这群“放牛班”孩子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在株洲的乡村,也有着这么一个“放牛班”和他们的“马修”老师。

    留守儿童合唱团,有着天籁般的声音

    “我守着牵牛花一天天长大,我数着星星盼望爸妈回家……”“放牛班”孩子们一曲《想念爸妈》唱哭了许多人,而更打动人心的并非词曲,是他们那宛如天籁的和声。

    这群孩子们也同法国乡村学校那些孩子一样,没有父母陪伴,亲情长期缺失,社会对他们的定义是:留守儿童。但“放牛班”却有一个响当当的名称——株洲市芦淞区大京学校山水合唱团。他们在爸爸妈妈看不见的地方,被另一群人守护着,慢慢长大。

    山水合唱团缘起于2019年8月。大京学校校长肖飞是一名音乐老师,刚到学校上任时,他就了解到学校留守儿童多达60%,亲情的缺失导致这些孩子自卑、内向、多动、易怒……一次,肖飞和好朋友市二中音乐教师熊立东、九方小学音乐教师谢凡聊天时,谈及这些孩子,三位音乐老师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他们决定成立一个合唱队,用音乐打开大京学校留守儿童的心扉。

    负责在学校招募留守儿童的肖飞在第一关就遇到了难题,全校百余名留守儿童,愿意参加合唱队的只有10人。

    “10个孩子也可以排练。”谢凡说。10个从来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孩子开口便是南腔北调,谢凡就从最简单的音准节奏开始教,又示范发声、气息。几周下来,孩子们居然已经唱得有模有样。

    “要想真正提升兴趣,还是要想办法给孩子们一个展示的舞台。”担任株洲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市少年文艺指导协会副主席的熊立东想起了即将举办的株洲市青少年才艺大赛展演活动,三人一拍即合,决定带孩子们去参加展演。没想到一鸣惊人,孩子们的歌声得到观众如雷掌声。

    两年,合唱团志愿者由2人发展到一群人。湖南工业大学音乐学院大四学生吴光菊就在自己声乐老师谢凡的带领下,成为合唱团常驻“教练”。除了每周去指导,2020年疫情期间他还在学校住下来,每天跟孩子们在一起排练。由市八中党委书记张军红领衔的株洲市合唱教学与指挥名工作室实践基地也在大京学校挂牌,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李欣谕、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刘宇田、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声乐系教授杨艺华等专家也来到合唱团指导。

    去年11月,株洲市文联授予合唱团“大京山水少儿合唱团”“株洲市文艺志愿者服务站”两块牌匾,聂鑫森、叶之蓁、万宁等著名作家前往学校指导并为孩子们送上书籍。合唱团由最初的10人拓展为42人,先后参加了“咱们教育有力量”“株洲少儿春晚”等大型演出。去年年底,合唱团收到了中国教育电视台春节特别节目邀约函,自此声名鹊起,孩子们也由最初的内向自卑,变得开朗自信。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彭建忠一行到大京学校看望留守儿童,并为他们送上价值5万元的乐器、书籍。

    温暖的力量,会在某一刻发光

    “其实是这些孩子才是我坚持下来的原因。不管唱得好与不好,他们始终热爱,始终坚持,哪怕因为排练需要走路一个多小时回家。”谢凡说,最打动他的是那群留守儿童。

    一次排练,谢凡发现袁泽涵脸色有些不好,还时不时看看窗外,似乎坐立不安。一问才知道,他是眼看着校车就要开走,心里有些着急。谢凡要他赶紧去坐校车回家,他却半天也没挪动脚步。“你这傻孩子,当然去赶校车重要啊,排练以后还有机会。”谢凡把袁泽涵“赶”出了教室。

    等到排练结束,走出教室,谢凡这才发现袁泽涵居然一直蹲在窗外跟着大家一起唱。这天晚上,校长肖飞开车把袁泽涵送回了家,后来的排练他也每次都开车将最远的几个孩子一一送回。

    参加展演前,袁泽涵怯怯地举手告诉老师,他只有一双灰不溜秋的板鞋,家里不肯给他买参加演出的白色鞋子。他没想到第二天,肖飞就“变”出一双崭新的白色“李宁”牌旅游鞋。这是袁泽涵第一次穿“名牌”,他一遍遍地摸着鞋子,笑了,眼睛里有了光芒。

    这些曾经内向自卑、浑身是毛病的孩子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也渐渐开始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因为家庭原因,聂慧强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以至他变得敏感易怒,特别顽劣。但谢凡发现,聂慧强喜欢唱歌,个子也是团队里最高的。于是,他被“任命”为声部长,需要担起一个声部的“灵魂”。

    聂慧强对这个“长”似乎并不以为意,仍旧我行我素。时间流逝,他却慢慢在谢凡的细致与耐心里有了转变。他渐渐懂得了团结合作对合唱的重要性,学会了与同学多沟通,性格也渐渐地变得开朗起来。进入初二后,他还被委以“团长”的重任,团员不专注时,他会提醒;同伴处于变声期,他会教给科学的发声方法;团员间有矛盾了,他也是调和剂……去年,他还领着村里的阿姨奶奶一起参加区里的广场舞比赛,拿了第一名。

    “熊老师,我现在有理想了,我要考上市二中,将来还要读音乐学院。”聂慧强的眼睛里充满了自信。

    “这些孩子都完全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训练,我们希望通过音乐打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在音乐中感知生活的温暖,看到生命的光芒。”肖飞说。

    “从他们身上,我们也能感受到快乐,在音乐里,他们简直快乐到手舞足蹈。”熊立东说。

    “我就是一个小小音乐人,但也有大大教育梦,希望能注入我的一份微薄之力。”谢凡说。

    “孩子们很喜欢我们,疫情期间我住在学校,他们每天都来陪我散步。”吴光菊说。

    “要支持更多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到农村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让农村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少年儿童的良好氛围,对留守、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给予全方位的关爱帮扶,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创造条件,为他们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彭建忠说。

    “我们只是单纯地想为留守孩子做点事。”一份初心,谢凡、熊立东坚持了两年,他们的善举将带动更多的教育志愿者参与进来并坚守下去。

    这份坚持,如同隐匿在夜里的明珠,总会在某一刻发光。而志愿者们本身,也成为照进孩子们心灵的一束光。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