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的力量: 不一定非得拼尽全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小强读初二,品学兼优,在老师和家长眼中是个懂事、乖巧、听话、刻苦的好孩子。只是,小强最近严重失眠,来到咨询室求助。

    小强挺直身板坐在我对面,瘦弱、沉静,一双大眼睛清澈极了。交谈中得知,小强是家族长孙,祖辈父辈对他寄望甚高,从小教导他明理懂事,不给别人添麻烦,要好好学习,做事要讲究效率,做到最好……小强一丝不苟地按照长辈教诲,成长为“别人家的孩子”,一路披荆斩棘成为名校学霸。

    小强字斟句酌地回答着我的问题,像解答数学题。说到小升初的时候,因为焦虑,会经常咬指甲,我请他伸手给我看。他乖顺地伸出手来,十个指头伤痕累累,旧痂上覆着新伤,一道一道,触目惊心。

    “爸爸妈妈说得对,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有更好的人生。可是,我现在需要拼尽全力,才能保持前三。"小强说,“我害怕自己做不好,所有时间都在学习,可是越来越吃力……”

    “课间呢?”我问。

    “课间我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晚上才有时间刷题,我不能浪费时间……”

    “浪费时间会怎样?”

    “浪费时间,就会掉下去……”

    我问:“掉到哪里去?”

    他冲口而出:“深渊。”

    那一刻,我特别心疼小强。

    小强的父母一直强调,我们没有给孩子太多压力,从来没有打骂,都是鼓励和赞扬。

    小强原本内向、乖巧,“要高效利用时间”“做事情要做到最好”“学生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只有好好学习,未来才能有好的生活”……家人的教导悉数记在心底,成为他行为的标准和刻度。他极少犯错,鲜少娱乐,他背负着家人的期待,按“正确”的方式,一路成长。一旦达不到这样的标准,小强就认定“自己不够好”“人生是失败的”。

    非黑即白的评判,让小强内心产生了巨大的恐惧,他生怕自己做不好,够不到“好孩子”的标准。他害怕“掉”下去,掉下深渊,万劫不复。可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每天除了应付高强度的学业,还要分出巨大的心理能量去应对内心如影随形的“道德法官”,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让大人将“更好更强”的焦虑聚集到孩子身上,最可怕的是孩子也全盘接受了“我只能更好、更强”,生命里只剩下一条紧绷的“单行道”,没有任何缓冲的空间,自然也就失去了有弹性的生命视角。

    学着放松下来,给孩子一些允许的时间,做做“无用”的事,给孩子“犯错”的空间。比如玩游戏、发呆、发脾气,虚度时光能帮我们更好地整合、理解知识和信息,带出我们生命的自发性、创造力。最重要的是,经由“允许”的力量,让孩子内在的活泼的生命力流淌出来。这样,孩子自然能灵动地应对问题,多角度地看待生命中的困境,从而蓬勃成长! (毕亚炜)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