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露半边脸 却是她一辈子的骄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吴凤梅老人经常读毛主席的书。记者 杨凌凌 摄

    ▲吴凤梅(红圈内,半边脸)与毛主席(中间坐着)的合影。 记者 杨凌凌 翻拍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杨凌凌 通讯员 王伟明

    在毛泽东时代,国人无不把能亲眼见到毛主席当作一生中的幸事。今年81岁的吴凤梅不仅见到过毛主席,还保存了62年前毛主席与她的一张合影照片。

    6月8日,记者来到株洲车辆厂月桂小区吴凤梅老人家。回忆当年与毛主席合影留念时的情景,她仍然十分激动,就像变回了十几岁的少年。

    毛主席来韶山学校视察

    照片中,蹲在毛主席右下侧的吴凤梅,是较早知道毛主席要来韶山学校视察的几个学生代表之一。吴凤梅的老家在韶山,她在韶山学校度过了自己的初中时光。

    1959年6月4日,韶山学校初中毕业考试结束,大部分应届生在考完之后就回家去了,吴凤梅当然也不例外。“我和几个女同学正要离开学校时,班上有个同学劝我们说不要走,说会有大领导要来。问同学大领导是谁,同学缄口不语,只是反反复复地劝我们千万不要走。”吴凤梅说。她当时没有意识到毛主席会来,结果还是回家去了。

    1959年6月27日,吴凤梅听说马路都封锁戒严了,这才想起了同学的话,猛地醒悟过来。她着急了,赶紧邀了一个同学径直往30里远的学校跑去。果然,她俩一上大道就遇到了设在韶山铁皮桥的一个岗哨。“马路两边挤满了人,值勤的同志说,韶山学校的学生凭学生证优先通行。我那个同学亮出了学生证,糟糕的是我偏偏忘带了。当时,我急得直跺脚,泪水夺眶而出。”吴凤梅说,这时又来了几个同学,大家都为她作证,哨兵这才放她过关。

    师生们与毛主席合影留念

    在学校里,吴凤梅和20来个同学找到学校领导,迫切地提出了想见毛主席的愿望。校领导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马上就把同学们的愿望和有关领导反映了,当听到肯定的答复后,大家又哭又笑,抱成一团。

    6月27日中午,学生们排成行、整理好服装、站好队,满怀喜悦地走到韶山招待所。给毛主席送行的父老乡亲早已在操场上等候。“我们焦急地等待着幸福的时刻,眼睛都盯着通往韶山招待所的路口。不一会,几辆小轿车开了过来,宁静的人群中顿时掌声雷动,结果没有看到毛主席,车开走了。紧接着,第二辆,第三辆,直到第四辆车才看到毛主席走出来。”吴凤梅说,毛主席平易近人,大家紧张的心情顿时就被满满的幸福感替代了。

    6月的韶山艳阳高照。此时,毛主席的白衬衫已微露汗渍,额头上也冒出了汗珠。他向在场的人们频频招手致意,用浓重的韶山口音大声说:“乡亲们好!乡亲们好!”此时此刻,全场掌声雷动,欢呼声响彻云霄。

    吴凤梅喉咙都喊哑了,唯恐喊声太小。她使劲地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生怕看不清毛主席的面容。

    时间不留情,毛主席就要离开韶山了。不知谁喊了一声“照相了”,师生们井然有序地簇拥着毛主席。吴凤梅荣幸地蹲在前三排靠近毛主席的地方,摄影师迅速按下快门,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虽然这张合影我只露出半张脸,但这是我一辈子的骄傲!”吴凤梅说。

    吴凤梅从韶山学校毕业后来到株洲,与丈夫同在株洲车辆厂工作。在工作中,夫妻俩勤勤恳恳,将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株洲的发展,后来双双从车辆厂退休。

    在生活中,吴凤梅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女儿们考上了大学,在北京工作,很孝顺。“我和丈夫偶尔发生口角,女儿还会说,你可是和毛主席合过影的人,吵嘴可影响不好啊,请你改正!”说到这里,吴凤梅爽朗地笑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