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刘芳
二十岁的肖晓遇到了唐杉,人生头一次感觉到被爱被关心,原以为王子终于骑着白马来拯救她了,一头扎进爱情。可扎得越深,越害怕失去,直到感情依恋“超载”,曾经甜蜜的爱最终以悲剧结尾。
爱变成了控制
肖晓,是那种别人眼中羡慕的女生,外貌与成绩并存。家境优渥,爸爸是一家大企业的董事长,能满足她一切物质上的需求。
但是,父母因事业忙碌,很少有时间在家陪伴她,这让肖晓从小就缺失父爱。
进大学不久,肖晓就认识了大学同学唐杉,经过接触,两人情投意合,成为了男女朋友。
这次恋爱给予了肖晓渴望已久的爱,她特别珍惜,也因此特别害怕失去这份爱,想紧紧抓住。谈恋爱的日子里,大多是甜蜜的。可肖晓时不时就觉得自己没有安全感,两个人发生一点点小事,都会被她解读成对方要离开自己的信号,继而生闷气,或对男朋友发无名火。
为此,男朋友唐杉经常一头雾水,感觉气氛不对,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算道歉安慰,也依然只迎来她冷漠的一句:“没事。”
久而久之,唐杉真的以为她没事,便不再询问。然而,肖晓却因此更加认定“对方对自己不够上心,或许很快就会变心离开”这种认知。
慢慢地,她的爱进化成控制,控制男朋友的生活方式、穿衣风格,甚至认为男朋友两分钟没回信息,就是不在乎,字数少,就是语气不好。
唐杉也很爱肖晓,刚开始,把这理解为“爱得很深”,接受肖晓的“指挥”。可这深深的爱越来越强烈,让他窒息,便极力地想挣脱、远离。
但是肖晓自尊心强,不能违逆她一丝,否则就会生气,稍微指出一点点她的错误,就会爆炸。这种控制力太强了,无法改变,于是唐杉下决心分手。
对肖晓来说,这份爱正好弥补了最缺失的父爱,就把所有希望寄托在男朋友唐杉身上。但她从没想过男朋友会对她说出分手,她无法承受这个打击,没能改写自己不被父亲所爱的“失败感”,就跳楼自杀了。
父亲的忏悔
自从肖晓出了事情之后,一切全都变了。
肖晓是家中的独生女,虽然父母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但始终当成掌上明珠宠着、爱着。
“都怪我一心想赚钱,以为给予她物质上的满足就够了,才没有好好地陪伴女儿,没有好好珍惜有她的生活。”失去女儿后,父亲把女儿的死全部怪罪于自己,伤心过度,一夜白了头。
陷入自责的漩涡中,父亲找不到出口,日渐萎靡,一度丢下企业,对工作不管也不问。疏于管理的企业,开始走下坡路,濒临破产。
整整颓废了半年之久,最终被妻子的鼓励给唤醒了原有的动力。后来,经过心理辅导之后,个人和企业也就步入了正轨。
心理专家建议
谈起焦虑型依恋人格,则不得不提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曾经提出的依恋理论。对于“依恋”,百度百科这样解释:指的是个体与一个特定的人的持续联系,这个特定的人或者个体感到脆弱或需要保护时就会去寻找的那个人(照料者)。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对此逐渐形成一套依恋行为系统,并在长大后,将这套依恋行为系统,转嫁到自己的伴侣身上。
因此,可以说,成年人的焦虑型依恋人格,其根源来自于自己在儿童时期感到恐惧、害怕时,缺乏父母及时的关爱,于是长大后,他们用强烈的依赖、愤怒、淡漠等行为来解决这种困境。
在焦虑型依恋者身上,总是能感受到他们对伴侣深深的需求感,其程度甚至可以用“情感饥渴”形容。然而,虽然他们渴望亲密,却怀疑和恐惧他人并不想与自己达到同等的亲密。在爱的人面前,他们常通过粘人和控制,来获得那重要程度堪比为“救命”的安全感。但是,结果却可能弄巧成拙:伴侣受不了而被迫离开。
株洲觅缘幸福俱乐部幸福导师陈鹏表示,一般来说,孩子基本上或多或少有些异性恋父恋母心理情结。通俗地认为,男孩对母亲的依恋多些,女孩则更多依恋父亲,属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倾向性。
陈鹏分析,女大学生肖晓属于偏执型个性,因父爱缺失,想在男朋友那得到心灵补偿,证明自己值得被爱,又未成功,产生心理偏差,导致心理落差,双重失败,造成偏执心理,故发生悲剧。
“希望以后大家更多关注到心理健康的问题,若有不开心、想不通的,可找心理专家倾诉,或者找可靠家人、朋友诉说。”陈鹏说,父母不能只顾忙于事业,更应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关怀。
(文中肖晓、唐杉为化名,为保护隐私,部分事实虚化处理)
你是焦虑型依恋者吗
在亲密关系中,如果你常有以下想法和行为,则很可能是焦虑型依恋者。
·很渴望亲密关系,粘人,想和爱人随时保持联系。
·如果对方没有满足自己的期待,或给予足够多的关注,则容易表现愤怒和焦虑。
·担心被抛弃和被拒绝,患得患失。
·为了获得对方关注,会故意不回信息/电话,或做其他引起对方嫉妒心理的行为。
·经常试探彼此的关系,想要经过对方再三对自己确认,得出“彼此关系足够坚固”的结论。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人人都渴望爱,更渴望在亲密关系中,持续地感受到爱。那么,作为焦虑型依恋者,该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呢?
·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觉察情绪背后的真实需求,并正确传达给伴侣
·建立自己的安全感。比如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更优秀,有条件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去认识其他朋友,并保持长期的友好交际关系;遇到事情时,学会调整自己的认知,控制自己的情绪等。
·用积极视角,收集对方“爱自己”的证据。
婚姻物语
“你怎么不回我的微信?是不是不爱我了?”“是不是在和别人聊天?”“在哪儿,在干嘛?”……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这样的场景似乎很常见,但是不要忽视这些常见的粘人招数,它可能是焦虑性依恋人格的恋人表现。
“焦虑矛盾型者”的依恋系统非常敏感,经常在常人眼里一件极其普通的小事,在他那内心已经翻江倒海了。就像有一根紧绷的弦,稍一拨动,就会变得“情绪激动,认知失调”,缺乏安全感,觉得不安、恐惧、极其想要得到另一半爱的验证。
那么,在一段感情中,安全感是什么?怎样获得安全感?欢迎联系邮箱52847256@qq.com,和我们分享你的观点。
“安全感不是别人给的,它取决于你有多爱自己,吃饱穿暖,手机有电,钱包永远不扁。比被任何人来爱都要安心实在很多,很多时候你要学会自己爱自己。”
——网友“卡卡”
“在感情中一个人开始过度依赖于另一个人,这个人就已经失去了安全感。就会变得懦弱,会多疑,开始害怕失去。两个人谈恋爱,本身就是互相依赖互相扶持,安全感是需要双方一起建立的东西。”
——市民李女士
“把生活的重心移到自己身上,不要附属于任何人。以自己为出发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把情绪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市民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