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户外失温?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一场马拉松,21人遇难。让失温再次成为话题。什么是失温?什么状况会导致失温?又该如何预防呢?

    什么是失温?

    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些寒颤、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

    失温有哪些症状?

    当体温在35℃以下时,就会发生失温。失温必须立即处理,否则患者可能会丧命。

    轻度失温(体温在37℃-35℃):身体会感到寒冷,浑身不停颤抖,但是颤抖还处于可控范围,手脚会感到僵硬和麻木,一些细致的手上工作无法完成;

    中度失温(体温在35℃~33℃):身体感到强烈的寒意,浑身剧烈颤抖并且无法用意志进行有效抑制,有较强的疲倦乏力嗜睡感,反应力下降,手无法完成一些最为基本的动作和工作,走路有可能磕磕绊绊,说话也开始变得吐词不清含糊;

    重度失温(体温在33℃~30℃):人的意识已经变得模糊,反而对冷的感觉变得迟钝,或者说根本感觉不到冷甚至不觉得冷,从活动能力变差逐步发展为丧失活动能力,站立和行走困难,语言表达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身体从剧烈颤抖发展为间歇性颤抖,间歇时间越来越长最后不再发生颤抖;

    死亡阶段(体温在30℃以下):人体基本上处于死亡边缘,全身肌肉僵硬卷曲,脉搏和呼吸微弱难以察觉,丧失意志以至昏迷,这个时候外界稍微一点冲击都有可能导致心脏微颤而停止跳动,而这个阶段的最后结局就是死亡。

    如何避免失温?

    户外出行的人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防雨防雪,只顾保暖,而忽略了大量出汗引起的失温风险,忽略了贴身内衣的选择和准备。寒冷天气下的户外活动,保持身体干燥,若被打湿,赶紧换上干衣服,这点非常重要!

    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切忌棉质内衣。棉织品很吸汗,不容易导出从而引起失温。

    注意衣物的增减。很多人在徒步的时候喜欢穿得厚厚的,生怕自己在路上着凉,结果没走多远,浑身上下被汗水打湿,很容易失温。

    如果遇上寒冷天气出行,做好相应的防风防护措施,不要暴露在寒风中。保暖的帽子、手套、围脖、防风衣、厚袜子、防风面罩、甚至是风镜等都是大风寒冷天气出行的必备物品。

    不要让自己体能透支,防止脱水,避免过度出汗和疲劳,食物和热饮,随时补充身体热量也是非常有用的预防失温的方法。

    失温该如何救治?

    如果遇到失温,我们应该这样做:

    想办法将失温症患者移出吹风和湿冷的地方,和寒冷空气隔绝开来。

    包括:将失温症患者转移到干燥、背风的地方避免让患者暴露在潮湿和大风环境里、安置的时候注意不让患者直接躺在冰冷的地上、脱下患者被打得透湿的贴身衣物、做好头部的防寒保暖工作等。

    切忌:给低温症患者饮酒,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把外界辅助热源用于四肢而不是主躯干和头部,这是错误的;采用滚烫的辅助热源,这是不可取的。(据新华社、中新网等)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