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进楼入户”为何屡禁不止?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在佳兆业小区,普遍存在电动车违规停放问题。 记者 成姣兰 摄

    □策划/沈勇跃 执行/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成姣兰

    5月10日,成都丛树家园小区电动车在电梯内起火致多人受伤的新闻成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并呈逐年增长趋势,我市每年都会发生几起小事故。就在去年8月,荷塘区周家屋场就发生了一起因电动车上楼充电引发的火灾。

    记者对株洲各小区走访发现,相关硬件设施基本完善,但电动车“进楼入户”现象普遍。是什么原因让大家明知危险而为之?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担 忧

    不敢跟电动车同坐一趟电梯

    看到电瓶车在电梯内起火的新闻后,佳兆业小区的周女士很是不安。立即在网上搜索如何防范电动车上楼的资料,并将杭州等先进地区在电梯内安装电动车识别报警装置的链接发给小区物业。

    “不好劝导,但我绝不跟他们乘一趟电梯。”面对小区内电动车“乘坐”电梯上楼的多发现象,周女士满是担忧。

    更担忧的是小区内有幼儿的父母。原本人车分流可以放心在小区玩耍,忽然闯来一辆电动车,小孩躲闪不及,父母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记者在该小区三期走访发现,几乎每一个楼栋大厅都停放有电动车,7栋1单元一个大厅就停放了9辆车,有些正通过楼上放下的插线板充电。

    调 查

    电动车“乘”电梯上楼的情况普遍存在

    记者走访各小区发现,电动车停放大厅、楼梯间并“乘”电梯上楼的情况普遍存在。

    早在2017年12月,公安部就发布了《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要求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确需停放和充电的,应当落实隔离、监护等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火灾。

    危险系数高,国家明文禁止,为何还屡禁不止?

    “方便,一脚油门就能到家门口,还能防止被盗。”家住三一歌雅郡的刘女士专门配了一辆电动车,用来接送小孩。虽然小区设置了各种设施,防止居民骑电动车进楼栋,但他们还是有办法。“电动车轻巧,提一下就可以了。”刘女士习惯于将电瓶单独取下,放在室内充电,认为这应该没事。当然,进停车场产生的管理费、电费,也是她选择捷径的原因。

    在佳兆业小区,记者发现,中间楼栋停放电动车情况较少,越往两边越多。“从车行道进来很方便,中间楼栋没那么方便,还不如停地下车库。”周女士说。该小区物业邓经理表示,小区路面和地下车库都设有电动车停放和充电区域,基本能满足住户需求,难点还是习惯问题。

    而在芦淞区大地市场,因楼下停车地方少,经常面临拖车危险,不少上班人员直接让电动车“坐”电梯停上楼,保守估计有十余辆。

    应 对

    密集宣传达成电动车不“进楼入户”共识

    为尽可能降低电动车“进楼入户”造成的安全隐患,各部门也是想尽办法。

    市物业协会要求,所有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必须为电动车停放、充电规划固定位置,企业电动车不进入封闭空间。然而实行如何,因无强制规定,各小区情况各异。

    经过一年多整治和密集宣传,中泰财富湘江基本消除了电动车“进楼入户”的问题。“监控时刻监视,一旦发现立马派人上楼劝导。”物业经理曾莉表示,发动业主一起防范,更有效果。目前,不让电动车进楼栋,已经成为业主的共识。

    “也想过借鉴别的地区在电梯内安装电动车识别报警装置,调查发现,一个装置一千多元,小区内86台电梯,费用无法承受。”邓经理表示。为进一步扭转业主观念,佳兆业小区在每个大厅都粘贴有“禁止停车”的提示。

    昨日,针对成都电动车在电梯内起火的事件,物业专门召开会议,部署充电桩安全隐患排查行动,接下来还将电动车安全隐患提示粘贴到每个电梯内,并想办法争取栗雨消防中队的支持,联合开展对小区内此类业主的上门劝导行动。

    市消防救援支队法制和社会消防工作科负责人表示,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规定,相关执法存在一定难度,目前主要以劝导、督促为主。昨日起,市消防救援支队也开始着手策划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的宣传行动,以期通过集中宣传,形成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共同抵制电动车“进楼入户”现象。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