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扫码点餐成为“单选题”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市民在饭店“扫码点餐”。 记者 易蓉 实习生 刘雅倩 摄

    □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易蓉 实习生 刘雅倩

    近日,“扫码点餐”登上了微博热搜。

    原来,不少消费者到餐厅用餐时,店里既不能看菜单,也不能人工点餐,只能扫码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后才能进行“网上点餐”。这一现象引发了众多网友吐槽。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点名批评——餐厅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侵害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株洲的餐饮店在这点上表现如何?日前,记者来到餐饮店聚集的神农城、华人街、王府井美食街,随机对15家餐厅进行探访。

    15家餐厅中

    2家没有纸质菜单

    中消协指出,菜单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与是否接受餐饮服务直接关联,餐厅应当提供直观可查的现场菜单,供消费者了解菜品和价格,决定是否用餐。不提供现场菜单,扫码关注后才能浏览菜品和价格的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记者探访的15家餐厅,分别是位于天元区华人街附近的铁签烧烤、王小帅私房菜、白熊森林、德鮨食堂、一口料理、田园腊鲢鱼、元气食堂,位于神农城内的过桥米线、海底捞、大碗先生、煎饼记、橙子家、神农厨房、轻音食堂,还有位于王府井百货负一楼的味千拉面。

    其中,有7家店铺仅提供纸质菜单,6家店铺扫码点餐服务和纸质菜单两者皆提供,只有“一串而已(华人街店)”和“味千拉面”仅提供扫码点餐。

    记者看到,在“味千拉面”和“一串而已”,每张桌子右下角都张贴着“扫码点餐+买单”的二维码。用微信扫码进入后,在推送的信息中选择“点我快捷点单”才能实现点单功能。

    “在智能化时代,设置扫码点餐可节省人力,提高服务效率。”众多店家一致认为。

    有餐厅扫码后要关注公众号

    但扫码点餐意味着个人信息可能外泄。

    中消协指出,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消费者到餐厅就餐,并无必要提供手机号、生日、姓名、地理位置、通讯录等与餐饮消费无关的信息。

    记者走访发现,6家纸质和扫码均有的店铺中,德鮨食堂、一口料理、海底捞、轻音食堂4家扫码时要关注公众号点餐。

    “关注公众号主要是为了方便点餐,并不会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德鮨食堂店主表示,点餐无需“获取授权”这一步骤。

    但在海底捞(神农城店)里,扫码点餐则须填写姓名、手机号、就餐时间等个人信息,否则后续无法进入点餐。

    “因疫情原因,去年海底捞开始实行扫码点餐,但是针对老年人、儿童等,可以提供纸质菜单,不会强制用户填写个人信息,只有使用会员才需要填写。”该店店员告诉记者。

    边点菜还要边跟家人介绍

    中消协指出,新技术应用不应成为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阻碍。由于智能手机操作的复杂性,扫码点餐并不具有普适性。老年人、未成年人往往需要他人协助,才能完成扫码点餐过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消费体验和消费实现。他们对“扫码”背后潜在风险的防范意识也比较弱,更易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甚至支付安全问题的受害者。

    记者在“味千拉面”看到,一位宝妈带着父母和宝宝来用餐,结果老人和小孩都不会操作扫码点餐,只能宝妈独自点餐。她还时不时询问父母要点什么菜,拿着手机给他们看图片,非常不便。

    市民郑先生已年过花甲,过去是一家人“点菜主力”的他,如今下馆子则显得有些“边缘化”。他说:“我自己和朋友们就餐,不会选择这些‘小年轻们’吃饭的地方,不会扫码点餐。”

    不少年轻顾客也表示更喜欢传统纸质菜单。“纸质菜单看起来更方便,点菜也方便,手机屏幕小还要滑来滑去,不是很方便。”“90后”小易说。

    市消委:商家应保留菜单点餐的方式

    市消费者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认为,扫码点餐是信息化时代下的智能化服务的新形式,本身不是问题。但如果扫码点餐成为就餐的唯一选择,就是问题。

    “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等不会上网、使用智能手机的消费群体,如果扫码点餐成为唯一的选择,他们将无法就餐,相当于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该负责人认为,商家在采用扫码点餐等智能服务的同时,应保留菜单点餐的传统方式,保障消费者选择点餐方式的权利和老年人等特别消费群体的权益。这也符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中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的精神。

    同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若商家强制要求消费者扫码点餐,消费者有权拒绝,或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同时商家也要保障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若消费者发现个人隐私信息受到侵犯,应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