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法律讲堂(生活版》“谁害了孩子”这期节目的开场,一名孩子被紧急送到了医院进行抢救,却仍旧失去了生命。家长多方询证后才发现,是保姆为了安抚调皮的孩子,购买了一袋小小的果冻。孩子吸食之后,由于用力过猛,果冻一下子被卡在了喉咙之中。一旁的保姆见状,赶紧给孩子喂水,却导致了窒息加剧。这时孩子嘴唇发紫,瘫软在地,痛苦不堪。而保姆急得对孩子又拍背、又抚胸,之后才想起去医院,却为时已晚。
孩子误吸果冻的情况并不少见,北京急救中心资深专家贾大成在《急救,比医生快一步》一书中,分享了一种针对于果冻误吸的急救方法——口腔负压吸引法。具体操作方法是:把孩子的头后仰,拉直气道,否则果冻吸不出来。用嘴包住孩子的嘴,捏住孩子的鼻子,用力吸,让孩子口腔内形成负压,通过负压吸引把果冻吸出来。当果冻被吸到口腔里面,再把孩子的头偏向一侧,用手指把果冻抠出来,当心别越捅越深。果冻取出来以后,如果发现孩子没有呼吸,马上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并拨打120。注意,如果对象是婴儿,在做人工呼吸的时候,需要用嘴密封包裹住孩子的口鼻,采用口对口鼻吹气。
遇到异物卡喉的情况,家长在尽快急救的同时,有些错误操作一定要避免,否则可能延误急救时机,甚至导致情况恶化。比如拍背:可能会把异物震到气道深处,加剧窒息;用手抠喉咙:可能导致异物在气道中越来越深;喂水:会加剧窒息;掐人中:起不到窒息后急救的效果,会耽误急救时间。
此外,还有一些不良饮食习惯一定要拒绝:避免让孩子边吃边玩;不要在吃饭的时候逗弄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要催促孩子;不要在孩子哭泣的时候给孩子喂食。
除了被反复提到的果冻,还有一些食物,平时家长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会对孩子造成危险,之后要注意提高警惕。
鱿鱼丝。纤维过长,咬感过硬的零食,包括鱿鱼丝、牛肉干都不适合孩子吃。
花生酱。黏稠度太高,不适合孩子吞食。
坚果类。体积太小,孩子可能来不及嚼碎就吞食下肚,容易噎到。
小巧水果。小巧圆形但里面带核的水果并不适合给孩子吃,比如龙眼、葡萄、樱桃等,可以剥开去核后给孩子食用。
长面条。太长的面条不容易吞食,如果吸食也容易噎到,可以煮熟后剪成小段给孩子食用。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