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吉平老师在上心理课。 成建梅 供图
□ 蒋吉平
很多家长常常恨铁不成钢地说,当时自己物质条件有多差,但是自己很努力地学习。现在孩子的条件有多好,但是学习上吊儿郎当的,好像是为爸爸妈妈读书一样,要天天逼着去学习。觉得孩子是因为没有吃过苦,才这样不想读书。
有的家长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现在不吃学习的苦,以后就要吃生活的苦。有的想要让孩子去打工、去体验生活。觉得孩子吃过苦了,就会好好学习。但这样的做法,很多时候都没有效果。
t 穷≠苦,富≠乐
我们先来看家长所说的曾经物质条件的苦,这是把穷当作了苦。
然而穷真的等于苦吗?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普通人能够享有的物质条件可能已经超过了曾经的富人,但是普通人可能仍然觉得自己钱不够花、自己很穷,快乐并没有增加很多。
曾经物质条件相对不丰富,小孩子摸鱼、捡田螺、掏鸟窝、打陀螺、摘野果、采蕨摘笋,也很快乐,偶尔吃顿肉、穿件新衣,幸福得能上天。现在物质条件相对丰富,小孩子玩游乐场、打王者荣耀,却并没有拥有更多快乐。
穷或富,描述的是物质条件的相对丰富程度。苦或乐,描述的是人的主观感受。人的主观感受既受物质条件的丰富程度影响,又相对独立。
穷,可以苦,也可能乐;富,可以乐,也可能苦。
[~公式~] 现在的孩子,苦不苦?
我们的第二个思考是:现在的孩子,苦不苦?
据调查,我国目前约有2500万中小学生遭受至少一种严重心理问题的困扰,严重心理问题的患病率约为13.1%-36.7%,其中以焦虑和抑郁最为普遍,中度焦虑、抑郁和重度焦虑、抑郁的患病率为16.1%-23.1%。
现在的孩子苦不苦?真苦!既然穷不等于苦,过穷日子不等于吃苦,既然现在的孩子并不比曾经的孩子苦得少,那么,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吃苦,那种苦,指向的是怎样的一种“苦”?
[~公式~] 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曾经在幼儿园做过一个经典的“棉花糖实验”。在实验中,小孩子可以选择立刻得到一样奖励(有时是棉花糖,也可以是曲奇饼、巧克力等等),或者选择等待一段时间,实验者返回房间(通常为15分钟),得到相同的两样奖励。
在后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能为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由此,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概念——“延迟满足”。
让我们回过头再看,家长看重的孩子能够吃的苦,究竟是什么?
可能是不在上课的时候与去与同学讲笑话、不听窗外的鸟叫声,认真听课;可能是忍着不去摸鱼、捡田螺、掏鸟窝、打陀螺、摘野果、采蕨摘笋,先把作业写完;可能是家里没有把钱买新衣、买肉吃、盖房子,而是把钱用在付学费;可能是没有马上去打工赚钱而是忍受贫穷,坚持学业;可能是在别人打牌玩乐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在刷题……
这个过程,也许有痛苦,也许有孤独。然而,也有投入后的充实,也有靠近后的喜悦。这并不一定是“吃苦”,这是“延迟满足”!
没有马上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没有马上去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而是把时间、精力、金钱,优先投入于、长期聚焦于可以在日后带来更大回报的事情。
家长,不需要再试图让孩子吃苦来焕发学习动力,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家长,也不可以需要再说自己当年没吃学习的苦,现在才吃生活的苦。现在开始投身于一件事情,也未必晚。
(作者为南方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东北师大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市团体心理辅导大赛和专业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擅长青少年心理辅导、中高考辅导,开设有公众号:吉平老师心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