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亲子关系 是接纳与陪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那个周六下午,来访者晓晨(化名)在我面前坐下来,不经意地叹了口气。她说,自己是个心力憔悴的二孩妈妈。

    平日里,两个孩子吵架斗嘴,闹得鸡飞狗跳,加上作业辅导,晓晨已是晕头转向。还有班级微信群的点名、老师的告状电话,更是让人抓狂。即便她操碎了心,两个孩子非但成绩不理想,还学会了撒谎。打了大的骂小的,晓晨烦躁不已,意识到自己状态不对,来到天元区“心关爱”社区心理服务中心求助。

    晓晨告诉我,她成长在一个大家庭,小时候父亲对她管教甚严,总是拿她跟表姐表妹们做比较,一旦考砸了或者惹事了,等着她的就是一顿暴打。那种惶恐如影随形,让晓晨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事都做不好。

    现在,晓晨每当看到孩子们调皮捣蛋,心里就火冒三丈,冲口而出的责骂都是当年父亲的翻版:“你怎么这么蠢!没点用的家伙!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多努力啊!”

    每次吼完,看到孩子满脸惊恐、手足无措,晓晨都很懊恼。可是下一次,她依然如故,陷入愤怒、焦虑的情绪中难以自制。

    在咨询中,晓晨慢慢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因为父亲的严厉和苛责,晓晨内心对自己有诸多的不接纳不认同,所以不能接纳孩子们“不够好”的一面。

    成长过程中,权威对我们的态度和评价,很容易影响我们对自我的接纳。由此形成的人际关系模式,也会影响我们与他人的互动。作为二孩妈妈的晓晨,虽然殚精竭虑地想管教好两个孩子,很多时候却变成了一种控制与交换——

    “你不听话,妈妈不爱你了!”

    “我还不是为你好!说不准去就不准去!”

    “野到哪里去了?这么晚还回来干嘛?”

    “要不是亲生的,我才懒得管你!”

    从父亲那里沿袭的管控模式,成了伤害晓晨和孩子之间亲密关系的利箭。而优质的亲子关系,是接纳与陪伴。一个人,从小到大,如果能够被全然地接纳,被温柔地陪伴,内心必定是丰盈而愉悦的。那么他的内在是圆满的,可以清晰地与外界建立边界——能够心甘情愿地说好,也能够温和而坚定地说不,永远不以伤害自己的方式去对别人好。

    通过数次咨询,我引导晓晨越来越清晰地“看见”自己内心被压抑的情绪和需求,心疼小时候被苛责的自己。再回到现在与孩子们的关系中,晓晨也能越来越温柔地接纳孩子们,宽容孩子们的缺点与失误,亲子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毕亚炜)

    毕亚炜: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心理剧考试委员会认证导演,株洲市红十字会心理援助志愿队队长,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创伤后病人心理干预课题负责人,天元区心关爱社区心理服务中心心理专家,天元区检察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咨询师,湖南省红十字会“四星”志愿者。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