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土灶,担负着一家人的三餐。
是厨房里绝对的主角,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灶”为先!
灶台可以简陋,也可以美观,一双巧手就能把灶台变得美轮美奂,那就是——灶画!
“灶画”,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民间非遗艺术的一颗明珠,也是江南民间艺术的瑰宝!
如今,灶画的手艺却濒临失传。
灶画起源于农村的土灶头,也集中分布在农村。但随着农村向城市迁移,或者新农村改革,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再需要灶头。
理所当然的,灶画随之被遗弃,没有需求就没有传承,仅剩的灶画艺人年事颇高,手艺却后继无人。
“灶画”,是始于汉朝时期的江南民间艺术,顾名思义就是在灶上作画。
现在已经很难找到灶画传承人了,但在浙江嘉兴地区,还活跃着少量民间灶画艺人。他们仅凭一双手、一支笔就能让一副黯然的灶头焕发出多彩的生活气息。
这些艺人大多是临场作画,没有参照,一切画作都已经储存于脑,鲤鱼跃龙门、金鸡独立、雅竹淡菊、红梅统统顺手拿来!
民间艺术的韵味往往是来自生活气息,热闹、喜庆、吉祥祝福都是灶画的本质寓意。
它们往往色彩鲜艳,画风简约而朴实。老百姓们毫不掩饰的将美好的期盼寄予在灶画之中。
2011年6月,嘉兴地区灶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仅剩不多的民间灶画艺人也随之受到关注。
但历史总在被现代化取代,灶画艺术也濒临失传。
越来越多的农村老灶被拆除,也就意味着承载灶画的主体也逐渐消失,即使有新砌的灶头,都是采用瓷砖镶贴,灶画自然也被瓷砖画取代。
历史沉淀下的艺术精华却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它本该具有的价值。
千年的灶画历史警醒着我们,艺术的价值往往就是人类生活的价值,人类对于民间艺术的抛弃也是对于人类生活痕迹的磨灭。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