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伤科医院重症医学科获“株洲市巾帼文明岗”称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重症医学科在医院当中是一个特殊的单元,这里能使特别危重的患者获得新生,也是我们生命得以维系的最后一道防线。”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重症监护室科主任陆娇梅说。

    大家习惯把重症医学科的工作人员叫做“生命的守护神”。在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抢救了无数急危重患者的生命,近日还获得了“株洲市巾帼文明岗”的荣誉称号。

    与时间赛跑,重燃生命之火

    白炽灯下,病人们安静地躺在床上,一台台医用设备无声地工作,屏幕交替闪烁着监测指标,医护人员在病房里来回穿梭巡查,不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重症医学科的每一天,都在“争分夺秒”。

    “这里住着的都是严重创伤、器官衰竭、大手术后需要对生命体征进行连续严密监测的危急重病人,不少人已经无法说话,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连着呼吸机等医学设备,生死或是转瞬之事。”陆娇梅说,她和同事每天都会一遍又一遍地检查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出现新的变化,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调整患者当天的各项治疗。

    这是一个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离希望最近的地方。

    一个深冬的夜晚,一位20岁的车祸病人,遭受严重的脑外伤被送进了重症医学科。经过一个月的积极抢救,病人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好转。患者父母绝望地表示:“家里能卖的都卖了,孩子的病没有转机,我们就只能放弃。”谁家的孩子不是父母的心头肉,在惋惜生命脆弱的同时,重症医学科的姑娘们也暗暗坚定了救治病人的决心,科主任陆娇梅更是反复跟家属沟通,请求家属再坚持坚持。万幸的是,经过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病人最终苏醒,转入专科进行下一步的功能锻炼。

    医术精湛,专业严谨,对任何一名患者都“不抛弃、不放弃”,一直是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守护生命的信念,也是很多患者重获新生的希望。

    “从出现病情到找出病因,直到制定出治疗方案,环环相扣如同破案一般,任何疏忽都有可能致命。”陆娇梅介绍,目前,市中医伤科医院重症医学科拥有一支基础扎实、技术娴熟的医护队伍,19人均为女性,其中多人曾在北京、广州、武汉等知名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学习,能熟练地进行动静脉穿刺置管、气管插管、支纤镜检查等,并能综合应用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技术、循环支持技术、心肺脑复苏技术、感染控制技术和营养支持技术进行病人的抢救,对多发伤、颅脑神经重症、胸腹部外伤、休克、急性心衰、呼吸衰竭、ARDS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有着丰富的抢救经验,是重症医学科里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守护者。

    以专业守护生命,践行医者担当

    “为了防止压疮,护士每两小时就要为爷爷翻身,由于爷爷体重有200多斤,需要4位护理人员一起行动。”2020年,一位80多岁的爷爷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并进行了换髋手术,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出现呼吸衰竭被推进了重症医学科。在大家共同细心呵护下,老人家4天后便转出了重症医学科。

    敏锐的观察力、细腻的心思、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沟通能力、敏捷的动手能力……在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各个都是“全能选手”,专业护理更是必备的素质,“重症医学科给患者提供最高级别的护理,这里的患者没有家人陪护,洗头、洗脚、洗脸、倒尿,所有的事情都由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打理。”陆娇梅说。

    2019年,1CU收治了一位因摔伤致全身多处骨折的拾荒老人。面对满身臭味、头发里还有虱子的老人,科室里这些爱美的姑娘们丝毫不嫌弃,一起为老人擦澡、洗头、洗脚、剃须、理发和剪指甲……因为老人没有家人照顾,大家都主动当起了临时“家属”。即使再忙,大家也会抽时间去跟老人聊天谈心。在重症医学科一丝不苟的治疗方案和细致温馨的护理下,老人很快转危为安。

    正是重症医学科这支优秀的队伍,无数的急危重患者的生命获得重生。疫情期间,杨珊淇、彭珊珊两位白衣天使前往疫情一线支援,展现了重症医学科的巾帼风姿。

    时光见证了19名重症医学科白衣天使的奋斗、拼搏、奉献与无私,她们不但在医院各大技能比武中,荣获“岗位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年度先进科室”、“岗位技能竞赛专科护理能力提升一等奖”等奖项,也能秒变“戏精”,以古装戏《神奇的穴位王国》荣获了“湖南省中医科普大赛株洲赛区一等奖”。近日,该科室更是荣获了“株洲市巾帼文明岗”的荣誉称号。

    (文/白夭夭 图/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 供图)

  • 上一篇
  • 下一篇